同叙粮食好品牌,共促产业大发展。9月16日,吉林粮食品牌建设暨第三届中国·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大会在吉林省四平市召开。
这是吉林粮食品牌的一次战略提升大会,也是吉林省面向全国的鲜食玉米产业盛会。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及龙头粮企的专家和行业翘楚全方位、多角度为吉林粮食品牌发展出谋划策,问诊把脉,推动吉林粮食品牌跃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鲜活样本”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10年来,全省粮食总产量均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更是突破了800亿斤大关,全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和商品率均居全国第一位。”说起“吉林粮”的喜人成绩,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喜亮如数家珍。
2013年,吉林省正式启动了全省粮食品牌建设工作。经过9年的努力,吉林粮食品牌建设已经形成“吉林大米”的“白金名片”与“吉林鲜食玉米”的“黄金名片”同台展示、同网销售、同频共赢的格局。
吉林大米已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连续三年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区域公共品牌”榜首,成为吉林农业的“第一品牌”,被誉为全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先行者。
与2013年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之初相比,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近1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企业自有水稻基地面积从130万亩增加到330万亩,中高端大米年产量由11亿斤增长到20亿斤以上。
“大米,还是吉林的好!”来自全国各地的赞誉和好评,是吉林大米“好米变名米”的缩影。
源头保障品质,品牌创造价值,这也是吉林“好米”变“名米”再到卖“好价”的升级之路。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打造粮食区域公共品牌,突出“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场定位,融合省内优质区域品牌、重点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形成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的品牌矩阵,有效推动了优质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吉林大米为国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提供了样本。”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说。
领军企业带动让大米产业链延长
随着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吉林省涌现出了松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中粮米业(吉林)有限公司、舒兰市金星精制米有限责任公司、舒兰市永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梅河口市长兴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大米龙头企业。
吉林依托这些企业有效推动了上游土地流转、托管和订单种植,下游产销对接和渠道整合,扩大了生产规模,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经营效益,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本次大会的论坛上,今年评出的吉林大米十大领军企业围绕如何加强吉林大米产业体系、质量体系、营销体系建设,如何进一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主题建言献策。
作为从“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中获益的企业,吉林市宇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杨林深有体会:“通过吉林大米的品牌推广,公司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全国得到极大提高,我们大米的销量大幅提升,收益是实实在在。”
松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是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中的标杆企业,该集团以吉林大米为旗帜,不断创新模式,全力擦亮“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该集团总裁宝蒙权说,做品牌其实就是在做一种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集团先行了一步。针对稻米行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和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该集团打造了“集团+银行+联盟企业”的粮食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实施了“品牌+”战略,搭建了科研、金融、信息、加工、仓储、销售等一系列平台,使各类资源要素、市场要素得到整合、优化和提升。
“公司成立22年来,得益于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摘掉了‘稻米加工企业没税收、不盈利’的帽子。”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柱说,在提出吉林大米品牌打造之前,企业年生产大米最多时为17万吨,销售额5亿元左右,只考虑了销量,年利润率不到1%;在参与吉林大米品牌打造后,企业的年加工量基本稳定在5万吨左右,前3年平均利润达1700万元,企业利润率达5%,最高年缴税270万元。
“品牌发展不仅要让消费者知道,还要看到,更要方便买到,吉林大米品牌发展路径的核心是品牌宣传到位,市场营销和服务也要到位。”赵明柱说。
“2022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吉林大米品牌跃升‘六大提升行动’,力争到2030年,‘吉林大米’成为行业领军品牌,并带动旗下5个以上区域品牌成为国内高端农业品牌,‘头部品牌’市场影响力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全省中高端大米销量将达50亿斤,企业自有水稻种植基地将达600万亩,带动当地水稻平均收购价提高10%以上。”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喜亮说。
吉林粮食品牌建设正在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目前,吉林省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厚植黑土地的天赋优势,推动“吉林大米”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书写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作者: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