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资讯 > 视点

新电商怎么“生生造出”一个新产业?

核心提示:眼下,正是湖北宜城红薯的丰收时节。每天,高速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红薯的大卡车络绎不绝,将宜城红薯发往四面八方,直达全国消费者

眼下,正是湖北宜城红薯的丰收时节。每天,高速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红薯的大卡车络绎不绝,将宜城红薯发往四面八方,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宜城,这座位于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的小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宜城板鸭、皮蛋、西瓜、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因农产品电商在当地蓬勃发展,当地的农业版图短短几年被生生改变:本地农民迅速自发规模化种植宜城红薯,宜城成为新电商平台上红薯头部商家的聚集地,甚至其他产业带的红薯也被“吸引”过来,各地商家都前来采购发货,一个辐射全国的新产业带,已经初步形成。

据宜城邮政管理局统计,宜城一年网购销售红薯达5000万公斤,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宜城红薯产业异军突起,又吸引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一场拼多多等新电商与薯农的双向奔赴,在此交汇。

新农人返乡创业卖红薯

9月19日上午,宜城随南路8号,一辆厢式大货车缓缓驶进,4000余件红薯打好包,发往武汉后送达全国各地。收货、分拣、打包、发货,这个季节陈奎最忙碌。

80后的陈奎是宜城本地人,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外闯荡。2014年,农村电商在宜城渐渐兴起,他决心回乡创业。刚开始他开网店卖过坚果、大米等,但因为没有产地或价格优势,几年下来没赚到钱。

2018年,宜城皮蛋在电商上卖火了,带动了红薯的销售。陈奎盘算,宜城本地种的红薯,货源和价格可控,他找农户收购一批,没想到上架就卖完了,尤其在拼多多上一天卖出两三千单,没有佣金,推广费用低。

这让陈奎重拾信心,专门开着拖拉机到周边农户家里收红薯。几年下来,陈奎的网店越做越红火,现在日均销量在上万单,高峰期一天可以发2万多单。去年,他的网店销售近1000万单,今年跃居红薯类目第一。

91年的段梦阳也看准宜城的红薯商机,比陈奎早一年进军红薯产业。大学毕业后,段梦阳曾在广东干过销售,看到宜城电商风生水起,他果断回到家乡创业。卖红薯之前,他也尝试过柑橘、猕猴桃等很多农产品,但一直不温不火。

2017年,段梦阳转战卖红薯后,开店一个星期就做到几千单的业绩。2021年,他在拼多多店铺交易额达到4000万到5000万元。

宜城这座小城,吸引本地新农人扎根家乡,还引来外地金凤凰。

90后的刘雄是湖南益阳人,曾是一名医生,后来转行做电商,先后卖过母婴产品、麻辣零食,2019年最终选择卖红薯,去年日销量有1.5万单。

“小时候家长总说,不好好读书,长大回家种红薯。”刘雄说,学中医出身的他,认为健康养生饮食是大趋势。去年底,他将业务从长沙搬迁到货源更足、成本更低的湖北宜城。

线上年销售额过亿元

红薯也叫番薯,原产于南美洲,于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是一种高产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深受人们喜爱。红薯在中国种植面积很广泛,山东、福建、云南、河南、广东等传统产区在市场上占有优势,质优价平的宜城红薯,则是经过当地电商发掘推广,才得以受到市场认可。

陈奎说,宜城红薯品种主要是龙薯9号、西瓜红等,属于沙地种植红薯,粉而不干,甜心软糯,口感好。借助拼多多电商平台,聚集大量消费需求,产地直发,实现快速匹配,迎来不少回头客。

2018年陈奎在周边农户收购红薯,地头价三四毛一斤,算上包装、运输等成本,他在网店打出9.9元5斤包邮,这在全国都有价格优势。

陈奎对选果有一套严格标准,红薯外形匀称,不能有划痕裂口,单枚重量在5-8两之间。在打包前要经过两次筛选,精品红薯淘汰率接近50%。

刘雄以前采购宜城的红薯,拉到长沙打包发货。去年,他考察河南、河北、福建等地,还是把业务直接放在宜城,“因为这里性价比高,人工成本低,口感最好。”

每年8-11月,是宜城本地红薯成熟季节。段梦阳表示,他们把宜城红薯放在网上卖火了,全国各地数十个商家找他代发宜城红薯。现在,段梦阳在拼多多上开了5家店,主要发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广东、浙江为主。

今年,在拼多多红薯类目排行榜中,宜城红薯排名第一,销量超过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宜城成为电商平台上红薯销售集聚地。

宜城市邮政管理局介绍,今年以来,宜城每天发运的红薯快递包裹已超过3万件,重量超过10万公斤,不仅卖光了本地红薯,还带动河南、山东等地红薯销售。预计红薯类产品全年发货1200万件,销量达5000万斤以上,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

来自宜城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65家电商企业线上销售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30%。

红薯变金果薯农喜增收

邓林村是宜城远近闻名的“红薯村”,全村300余户农户累计种植红薯、紫薯4000亩,户均产量在10万斤以上。尽管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这里的红薯却不愁销。

“这个季节宜城的薯农两天不挖红薯,全国电商全急了。”刘元锋“夸下海口”。在邓林村种了十多年红薯,刘元锋以前一直走线下市场。他说红薯以前不值钱,种红薯人很少,一个星期卖不了2万斤货。现在有了电商,他专供线上,红薯基地面积扩大到500亩。

刘元锋算简单账,和其他农作物相比,红薯经济收益很明显,种西瓜一年一亩地赚2000元,种红薯至少赚4000元。

彭俊是红薯经纪人,专门到农户家中收红薯。他说,红薯电商单量增加,需求量随之暴涨。这四五年宜城红薯价格攀高,从最初三四毛一斤,到七八毛一斤,周边农户们看到种红薯赚钱,都由以前种西瓜、棉花改种红薯。

“宜城以前种植红薯人很少,一天最多收购1万斤,现在一天可收购10万斤。”陈奎回忆,四年前挨村挨户找红薯,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有种红薯。

电商崛起,带动红薯品种改良升级。据宜城市农业农村局介绍,目前宜城种植品种主要有龙薯9号、西瓜红、紫薯鄂薯6号等,通过改良品种和技术,宜城红薯亩产翻一倍,提升到8000斤。全市有5000户农民种红薯,2021年,全市甘薯实际面积约10万亩,平均亩产鲜薯4000公斤,总产约40万吨。

红薯产业异军突起,为当地就业带来新机会。在陈奎的仓库里,十余名50多岁的女工忙着给红薯分拣、装箱、称重、打包、贴面单。在宜城,每家红薯电商都有不少这样的熟练打包工。

陈奎说,目前雇佣的产业工人有30-40人,基本是当地的60后或70后,人工费每人每天150-200元。旺季,农民在红薯产业兼职,月收入可以达到近万元。

电商造就产业新星

因为便宜的人工成本和齐全的基础交通设施,宜城更是全国的红薯交易中心。在农闲时,广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红薯也会被运到宜城,在当地分拣、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每年8月-11月,陈奎卖宜城红薯,12月-次年2月,他卖山东红薯,每年3-6月卖广东红薯。在收购农户红薯同时,陈奎在发展自建基地。刘雄说,他将红薯产业搬迁到宜城后,与当地村委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向农户下订单,农户依据订单购买红薯苗,他们保底价收购,更好提升红薯品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章奇表示,由于电商平台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群,像宜城红薯这种品质不错且价格不高的商品,商家可以迅速发展起来,取得规模利润。总而言之,利用平台,商家扩大最终用户群,产生较大的规模效应,并节省固定资本投入。

8月,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调研组到宜城调研电商引发宜城红薯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案例,发现当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改革创新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红薯产业数字化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宜城市不仅拥有电商产业园,还有网状布局的电商村,借助电子商务的普及,当地实现了特色农业的“换道超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冯楚军认为,基于宜城的禀赋条件,在市场力量驱动下,在生产端可以迅速提升当地红薯产量和产值;在销售端电商把宜城以外的产品拿回当地交易,增加当地销售额,提升农民、相关农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收入,对开拓当地农业产业,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冯楚军认为,电商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平台直接把电商与农户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改变了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户可以更快地获取市场反馈,根据反馈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这进一步提升了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