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财经 > 人物

“农民院士”爱农助农的脚步从未停歇

核心提示:九月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风吹稻浪,一片金黄。朱有勇及其团队等来了一场期待中的收获。今年春天,他带领团队来到澜

九月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风吹稻浪,一片金黄。朱有勇及其团队等来了一场期待中的收获。今年春天,他带领团队来到澜沧县,推广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水稻旱种”,准备让水稻扎根旱地。这一颠覆性的技术能否获得成功,硕果累累的九月正是验证的时刻。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测产当天大家都笑了。

(水稻测产现场)


水稻“上山”:山地变粮仓

云南属于高原山地地形,在一些山区,只有旱地,没有水田。朱有勇告诉中国三农发布记者,在他驻村帮扶的蒿枝坝村,过去都是吃玉米、吃粗粮;现在生活变好了,村民也能吃上大米、吃上细粮了,但长期以来,大米等细粮都只能到市场上去买。

如何破解农民守着土地没有细粮吃的问题?朱有勇率领团队针对云南高原的生态特点,研发出杂交水稻旱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今年,杂交水稻旱种模式在云南发展到了50万亩。朱有勇介绍,在蒿枝坝村,现在已经推广了405亩,总产量28万公斤。全村277人,人均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村民吃大米,再也不用跑市场去买了。

水稻“上山”能够迅速推广,得益于这种模式的两个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是旱地水稻分蘖。自古水稻种在水田里,一棵秧苗变成一丛稻谷,这就是水稻分蘖。我们利用杂交优势选育了一系列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旱地条件与水田一样分蘖旺盛,解决了这个难点。第二个创新点是旱地除草。旱地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我们根据杂草生长发育规律,创建了杂草萌芽的封草技术,解决了这个难点”,朱有勇说。

(朱有勇在观察水稻收成)

农民在前,院士在后

1955年,朱有勇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与土地结下情缘,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农业大学,从此,他对土地的热爱也更加深沉。2015年,已经60岁的朱有勇加入“扶贫大军”,自告奋勇来到澜沧县,决心要带领当地群众通过勤劳双手摆脱贫困。为此,他带来了自己潜心研究的成果——冬季马铃薯,手把手教农民种植,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干活。澜沧县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当地生产的马铃薯可以赶在春节前后错季上市,因此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当地农民种植土豆,每亩地的毛收入达到上万元。土豆变“金豆”,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朱有勇与村民共享土豆丰收喜悦)

2011年,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云南省农业农村系统第一位院士,但他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农民院士”。“因为农民在前,院士在后,不只是会种地的农民,还是个会做学问的农民”,朱有勇说。

(朱有勇与村民一同除草,准备种植冬季马铃薯)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回顾朱有勇的科研之路,他以为国为民的理想、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把科研硕果化为造福农民的致富果,生动诠释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朱有勇带着热爱土地的初心,选择以农报国。多年来,他爱农助农的脚步从未停歇,坚持深耕云岭大地,坚持科技兴农,完美践行着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对于新时代的广大奋斗者,他寄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发挥一个人最大的价值,把广大群众的需求作为目标去打拼,交出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