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文化 > 杂谈

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

核心提示:观众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青衫渡”在央视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中演出。中央民族乐团供图易俗社文化街区一角。

观众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青衫渡”在央视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中演出。
中央民族乐团供图

易俗社文化街区一角。
惠敏莉供图

编者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如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来自文化艺术界的党的二十大代表,立足实践,从各自视角谈感受、说体会。

在守正创新中传播红色文化

杨  宇

我们一直在努力把“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让青年在和红色场馆的“双向奔赴”中真正找到情感认同和文化归属

我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2022年10月1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党代表通道,又怀着振奋的心情听完了大会的报告。从上海到北京,从讲述党代会到参加党代会,这是对一个来自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的工作人员最深的嘱托和最好的肯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正是我在工作中应当承担的使命。

中共一大纪念馆自去年6月3日开馆至今,共收到观众留言近13万条。参加党的二十大时,我带了其中的8条。有中国福利会小朋友图文并茂地写道:“党是阳光,我是花”;有同济大学学子写道:“永远跟党走,担使命、创一流”;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写道:“访起点、记初心,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些留言证明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些满载着对党无限热爱的感慨与期盼,就是我们红色文化传播者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2021年6月,我接待了一批外国参访者,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我的讲解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而展开,讲到“全面小康”部分时,收获了掌声。加蓬驻华大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脱贫成绩。中共一大纪念馆这个展馆很重要,让我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如今依然在努力造福人民。”我明白,展厅里的掌声是为我们党的不懈奋斗响起。这说明,我们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不仅要在全党开展,还要向世界主动发声,用历史映照现实。

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2021年建党100周年,全年新发展党员438.3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354万名,占80.8%。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让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在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都有一批青年人顺应历史潮流、唱响时代旋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些年,我发现场馆里的年轻人变多了,参观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在参观中寻找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这证明,新时代里红色文化正以独特的魅力圈粉新一代青年。网络上有个高频词叫“双向奔赴”,我们一直在努力把“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让青年在和红色场馆的“双向奔赴”中真正找到情感认同和文化归属。

持续实现“双向奔赴”,需要红色场馆守正创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保管、研究始终是博物馆、纪念馆的工作重心,2000年以来,中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断凸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变化,我有着切身体会。宣教工作的重心,从我进馆之初的单纯性讲解接待,到注重青少年教育、注重思政教育,再到如今变成了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多元化地讲好建党故事。红色场馆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真正让教育入脑入心。

今后,我们将用好当下语言,盘活红色资源,努力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感、立体感、厚重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磨砺意志,以实干成就精彩。

(作者为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


以实际行动传承文脉

惠敏莉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才能让“百年老店”创造新的辉煌

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三秦大地赓续发展。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曲、陕派话剧、陕北民歌、陕西歌舞、陕西杂技等影响力持续提升,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话剧《柳青》《主角》、歌剧《大汉苏武》、民族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舞剧《青铜》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接连推出。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建成开馆,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对外开放,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建成开放,“家门口”的公共文化设施让百姓乐在其中。

在西安易俗社110年的历史上,这十年最不平凡,我们的收获也最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才能让“百年老店”创造新的辉煌。易俗社正努力成为陕西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6月,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易俗社文化街区成功举办。截至目前,街区的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和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已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每天三出经典秦腔老戏演出依然坚持不懈。

我们在不断整理复排经典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排推出了体现黄河儿女民族气节的《柳河湾的新娘》、展现盛唐文化的《李白长安行》、抒发家国情怀的《昭君行》、歌颂伟大建党精神的《党的女儿》、“以劳模演劳模”的《织梦人》、展现脱贫攻坚的《劳模刘西有》、弘扬抗疫精神的《滚烫的年华》等。在传承与创新结合的道路上,数十位演员已成为秦腔舞台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青春版《三滴血》《柳河湾的新娘》等剧中,易俗社传承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令人欣喜。

我们还出版发行了《双锦衣》等20部经典剧目音像制品,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典藏·百年易俗社》系列丛书;每年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各类演出300余场;拍摄秦腔3D电影,电影《三滴血》荣获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动画片《三滴血》在国外播放。

新一代易俗社人将努力做大做强做优百年文化品牌,用“古调独弹”的弹奏新曲,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以实际行动守护文化遗产,为传承历史文脉、铸就文化新辉煌添砖加瓦。

(作者为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


千年古音奏出时代新韵

赵  聪

我们既要立足传统,又要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文化以时代新内涵,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从孟子讲的“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到梅兰芳说的“移步不换形”,国乐传承其来有自、从未中断。中央民族乐团有一个优良传统,李焕之、唐荣枚等一批从延安走来的艺术家把延安精神带到乐团,建团之初,艺术家们就一直坚持深入生活,向民间学习、向传统学习。这些年,乐团每年都会邀请老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为青年演员上课,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授艺,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延续生命、永葆活力。我们既要立足传统,又要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文化以时代新内涵,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我在实践中的体会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既体现在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上,也要在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表达方式上,努力探寻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多元化。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在大型民族管弦乐之外,大胆探索小型化、创新化、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创建“俪人行”“青衫渡”两支室内乐组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合作,用民乐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国宝“活”起来,利用新技术让观众全方位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以中国音乐为突破口进入新的赛道,我们还有许多可待挖掘的资源。

坚守传统不等于固步自封。回溯千年以来的乐器变迁史,我们会发现,琵琶、二胡、箜篌、唢呐、筚篥等乐器都来自外来文化,而今天,再也没有人会将它们视作“外来之音”。这说明,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差异性,也有相互的吸引力,我们要利用好文化的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此,我有切身体会。在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的文艺演出中,我与俄罗斯三角琴演奏家共同完成协奏,琵琶和三角琴都具有颗粒性音色,两件乐器融合在一起的效果超出预期,受到观众的欢迎。

传统演出以单一的舞台艺术模式为主,如今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必然催生文艺形式创新,拓宽文艺空间。在这样的时代之变面前,我们不能“置身事外”。积极推动传统艺术与互联网融合,借力新媒体平台,不断开拓音乐传播的舞台,才能汇聚更多观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7月,中央民族乐团与抖音直播联合发起“乐上花火  国乐大会”活动,获得了1.5亿多的观看量。网络的点击量、播放量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数字背后就是实实在在的热爱。我们常说“艺术为人民服务”,人民在哪,我们就应该在哪。乐团联合抖音开展“山河国乐”公益星期二直播活动,66天里,145位艺术家入驻平台,通过链接“大山里的音乐课堂”等公益项目,为山区孩子捐建音乐教室、提供音乐服务。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文艺工作者任重道远。

(作者为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版式设计:蔡华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