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聚集 > 法治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12月1日起施行 “未雨绸缪”治理 “打防管控”并重

核心提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民警深入辖区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吴公轩摄“虚假观赛直播软件、短信中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民警深入辖区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吴公轩摄

“虚假观赛直播软件、短信中奖类诈骗、虚假周边产品销售诈骗……请查收!2022年世界杯防骗指南!”世界杯激战正酣,公安部刑侦局为球迷送上了一份防骗指南。

“请大家注意甄别,一些虚假APP仿冒官方银行,有较强欺骗性。”近期,工信部反诈专班提醒防范各类虚假交友、购物、理财类APP。

近年来,尽管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在严打高压态势下出现下降趋势,人民群众防诈意识在反诈宣传下不断增强,但此类案件发案仍在高位运行,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12月1日起施行。“这是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现实需要,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介绍。

小切口、小快灵——

突出问题导向

力求务实管用

“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超过50种,被骗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姜国利介绍,2021年,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1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9万余名,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3.9万个。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钻管理上的漏洞,利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网络黑灰产业交易等实施精准诈骗,组织化、链条化运作,跨区域跨境实施,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急需有一部专门立法满足实践需要。

立法时间紧、任务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属于新型领域立法。这部法律专业性很强,涉及行业领域多,既要立足现状满足打击需要,也要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在总结提炼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要做到精准防范治理,这给立法工作带来很多新的挑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一处处长张义健说。

立法过程高度重视实地调研。一组组防诈数据、一张张分析图显示在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的电子屏幕上。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趋势如何?作案方法手段有哪些?6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率调研组到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就加快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立法,调研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方式打击涉诈犯罪取得的积极进展,了解反诈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开门立法,充分反映民声。“建议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力度”“加强追赃挽损工作,完善涉诈资金处置制度”“充实完善宣传教育防范方面的规定,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该法在审议后两次公开征求地方党政部门单位、高校、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25831位公众提出的57005条意见,立法过程既问需于民也问计于民。

从规定各部门、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中的职责,到明确建立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登记制度;从加大惩处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相关账号行为,到要求对潜在受害人预警劝阻和开展被害人救助,此次出台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7章50条,突出问题导向,力求真管用可执行,及时为各方面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本法在立法技术上是‘小快灵’,体现‘小切口’,对关键环节、主要制度作出规定,建起四梁八柱,条文数量不求太多,立法进程快,体现急用先行。”王爱立说。

重预防、综合治——

强化系统观念

立足源头治理

“应当进一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避免‘九龙治水’。”一些参与该法草案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

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实施诈骗活动,离不开金融、通信、互联网等业务,他们利用这些技术和服务实施骗术、转移资金等,钻行业管理漏洞,采取各种包装手法逃避打击。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看,与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相关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制度措施还不够充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治理仍存在一定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责任制度,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晓亮说。

那么,如何通过立法,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行业领域进行治理?该法给出了答案——

从源头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加强对电话卡、银行卡、互联网账号管理,包括:进一步明确和提出实名制要求;对办理电话卡、金融账户的数量进行合理限制等。

明确监测处置责任。规定银行、电信、互联网等企业要处理各类与本行业相关的涉诈信息、活动。

另外,规定要对APP、域名解析、域名跳转等网络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强化各行业涉诈违法犯罪线索、风险信息、黑样本数据信息共享。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足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侧重前端预防,按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从重‘打击’到‘打防管控’并重。”王爱立表示。

“现在很多骗子盯着退休的老年人,您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福建省三明市燃气公司抄表员陈素梅抄表后给了张大爷一份“反诈手册”。

“把防骗、识骗、拒骗的信息印在燃气用户联络卡及燃气通知单上,方便抄表员走家串户时开展反诈宣传。”福建省三明市列东派出所所长吴海木介绍,这种逐楼、逐幢、逐层、逐户的面对面、一对一宣传提醒,真正做到把反诈宣传送到家。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种可防性犯罪。姜国利介绍,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云闪付APP“一键查卡”等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高预警防范能力,为广大群众构筑防诈反诈“防火墙”。

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易受害群体,提高宣传的精准性;新闻媒体要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公安机关应会同有关部门、企业建立预警劝阻系统,及时采取相应劝阻措施,将工作做在受害人上当受骗之前……“加强有针对性、精准性的宣传教育和防范预警是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重要实践经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制度作了针对性规定,目的是打造‘全社会反诈’格局,切实提升防范效果。”王爱立说。

全链条、管要害——

打击黑灰产链

瞄准关键环节

前段时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赵女士在某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位“理财管家”,对方承诺带赵女士投资理财“赚大钱”。结果在赵女士打款5万余元后,“理财管家”神秘消失并拉黑赵女士。发现自己被骗的赵女士马上报警。经调查,办案民警发现“理财管家”账号源自一个专业买卖社交媒体账号的犯罪团伙。

“提供引流服务、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为犯罪活动提供支付结算业务等网络黑灰产业链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重要支撑,清除涉诈黑灰产业链,铲除诈骗犯罪土壤,是全链条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举措。”黄晓亮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可能为黑灰产提供犯罪土壤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禁止规定。“该法从人员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等多个方面强调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链条治理。”王爱立表示。

瞄准关键环节,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罗保铭认为,跨境诈骗现象严重,特别是我国境内打击的力度加大,大批诈骗团伙窝点向境外转移,不解决跨境有效打击问题,难以彻底扭转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态势。

“集团头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诱骗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带来极大危害。”姜国利表示。

对此,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门作出规定:对前往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地区的人员,出境活动存在重大涉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嫌疑的,移民管理机构可以决定不准其出境;国务院公安部门等会同外交部门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这为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依法治理跨国从事诈骗犯罪,杜绝跨境有组织诈骗犯罪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涉诈资金返还难一直是受骗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提出,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当加强追赃挽损,完善资金处置制度,及时返还被害人合法财产。姜国利表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为公安机关规范处置涉诈资金提供了法律支撑。目前,公安部正在研究制定涉诈资金处置规定,进一步明确涉诈资金处置的工作流程和措施,确保有关工作依法高效开展。

(记者  张天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