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如何成就?听听它们的“成长秘诀”——
“小山村”何以惊艳“大世界”
【一线讲述】
编者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生态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形象直抵人心。
去年12月20日,我国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加上此前入选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我国已有4个乡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领跑者”,这四个村子的经验对于广大乡村有哪些启示?我们特邀四地负责人讲述心得经验。
河南安阳市,游客在红旗渠畔的庙荒村中散步。新华社发
水稻就是风景线,梯田就是金饭碗
讲述人:广西龙胜县龙脊镇大寨村党支部原书记 潘保玉
自从我们大寨村入选2022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后,我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有游客来电祝贺,也有不少人取经问计。大寨村坐落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脊梯田之上,有长达2300多年的梯田耕种史,瑶族居民在这里世代耕作,形成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地域文化。
广西龙胜县大寨村梯田景色。韦吉阳摄/光明图片
受气候影响,梯田景观随着不同季节、天气状况而变化,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可谁能想到,现在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20多年前还是一副千疮百孔的模样。那时,村民成天砍树伐林,频发的泥石流让人叫苦不迭。
2005年,刚担任村干部的我,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了“生态旅游”这个词。守着好山水好风光,大寨村怎么才能吃上“旅游饭”?我开始认真琢磨起来。
第一步,得从生态修复做起。2008年,我们到县城争取了40万棵杉树苗。我带着200多户村民早出晚归,将40万棵杉树苗种到了各个山头。如今登高眺望,远处一片郁郁葱葱,梯田里的山泉水哗哗流淌,美得让人心醉。
生态恢复了,这幅美丽的立体农耕图景很快引来了中外游客。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更加积极地用勤劳双手守护梯田风光。每年清明、谷雨过后,布谷鸟开始啼叫,村民们便集结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耦耕、耘田、砍田基、扶田基……12道祖传的农活精耕细作,让梯田始终处在最好的状态。我们还通过村规民约确立了“种田就是种风景”的理念,一边发展旅游,一边强化保护梯田、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
为了擦亮大寨村旅游特色品牌,我们还把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梯田风光结合起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晒衣节”期间,我们组织村民展示织布艺术和瑶族服饰,还举办“抬金狗贺岁”“打旗公”和传统婚礼等特色民俗活动,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壮大,瑶族文化也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现在,不少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重拾传统技艺,让古老的文化焕发了新生机。
现在,大寨村还创新实行起“流转梯田有租金、入股梯田享股金、梯田务工挣现金、梯田维护得奖金、梯田旅游发薪金”的发展模式。“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不少村民笑称自己是“两栖农民”。在发展中,我们深深感到,水稻就是风景线,梯田就是金饭碗。无论何时,我们都会严格遵守稻田耕种、收割等生产时令,加强对梯田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同步推进,让这道风景线越来越亮丽。
留住每一寸绿,呈现家乡原始美
讲述人:重庆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党支部书记 谌菊
荆竹村地处武陵山腹地,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景观,汉、土家、苗等多民族在这里交融共生。以前,这里虽与武隆仙女山风景区咫尺之遥,却由于各种原因乏人问津:复杂的喀斯特地貌不利于开发,进出山路狭窄、交通不便,产业体系散乱,村里劳动力流失严重……
2015年,我们尝试引入文化旅游公司,为村庄量身打造旅游项目——归原小镇。我们一开始就明确了“指路牌”:绿字先行,依托原有的自然风貌,进行土地复育。村里原先以烤烟种植为主,土地板结无法种庄稼,村两委就和归原小镇项目组一起,花了两年时间种植格桑花,让土地恢复自我更新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尽量让村民的院坝都保留原始风貌。村里有个网红景点“小天坑”,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独特景观。设计团队原打算在这里建个小剧场,可后来发现,坑底四季常绿的水芹菜,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物种,稍有外力干预,就会造成破坏。于是,我们紧急叫停了剧场建设,保留成了最初的样子。现在,“小天坑”成了游客必去的打卡点。
改造过程中,我们尽量把每一寸绿色都保留下来,民宿、餐厅、图书馆等全都是利用村民旧居改造而成,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家乡的原始美。
村里该发展什么产业?大家思来想去、反复论证,最终瞄准了高山绿色水果种植。以前,果树种植一旦发生病虫害,就只能打农药。后来,在专家指导下,果农们用上了农家肥,降低养殖对生态的影响;使用地膜覆盖,减少雨水冲刷带来的面源污染;对病虫害采取物理防治……虽然比以前麻烦了,但减少了环境污染,水果的口感和品质大大提升了,深受游客们喜爱。
这几年,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得越来越好,附近的村民也想参与进来,可苦于没有平台和渠道。于是,由仙女山街道牵头,我们村两委班子组织龙头企业和村民代表共同成立了“乡宿联盟”,还搭建了荆竹夜校平台,把先进的民宿经营经验传授给村民。
乡村发展离不开网络带动。春节前村里直播间好不热闹,53岁的冉光芳大姐成了“网红咖啡师”,王万碧大姐熟练地展示着茶艺……下一步,我们计划试水旅游研学、户外体验、农旅观光、亲子研学等新模式,让这里的乡村生活更加“诱人”。
游客在浙江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观赏晒秋的农作物。新华社发
守护好小桥流水桃源家
讲述人:安徽黟县西递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胡傲立
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桃源家。我们村最有特色的资源就是古建筑。现在,全村有明清祠堂3座、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它们是徽州古村落的杰出代表,更是我们心头的宝贝。
20世纪90年代,靠着这些宝贝,我们成立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开始发展旅游。近几年,为了把旅游业做大做好,徽黄旅游集团承接了西递的独家开发、经营与管理,保护并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每年按一定比例分红给村民。村民还可以把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餐厅,或者售卖旅游纪念品,充分享受旅游带来的致富机会。
我们还打造了“千古黟技,匠人圣地”百匠堂,包含非遗传承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徽食文化街区三大板块,实现了从“卖风景”到“卖文化”的转变。在非遗传承体验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更是人气满满。以前这些手艺人都是“单打独斗”,现在聚在一起,人气涨了、销路广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我们村素有“中国楹联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更是积极开展楹联作品征集、楹联书画展等活动,推广“徽州楹联匾额制作技艺”等多项非遗项目。同时,不断引入自行车赛事、西递音乐节等新载体,启动研学旅游、写生旅游、民俗旅游等体验型旅游,与本地手工艺匠人合作开发砖雕、竹雕、花茶、石墨茶等新产品,招徕更多年轻游客。
古建筑让村民们“富了口袋”。对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村民们也更加珍爱了。我们不仅在学校开展遗产保护宣传教育,还对每个村民在遗产保护中的表现“打分”。古建筑防火也是村里的头等大事,我们成立了打更队,提醒村民夜间关门、注意用火用电。
被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后,我们对村子里的一切更加珍爱了。从曾经的穷乡僻壤蝶变为如今的世界级旅游乡村,我们将在这条人、物、景良性互动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重庆酉阳县板溪镇叠石花谷景区内,游客在粉黛乱子草组成的粉色花海中游玩。新华社发
沉浸在稻香醉人的诗意乡村
讲述人:浙江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汪玉成
这几天,我们正依托余村矿山遗址,筹备“小年夜音乐会”。去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团队到我们村调研,一眼就相中了这里,希望打造成自然风景走廊,双方一拍即合。可谁能想到,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场地曾是黑烟笼罩、尘土飞扬的矿山。自打2004年矿山关停后,村两委就带着大家坚持复绿,让废弃矿山重获新生,成了围炉煮茶、露营郊游、团建打卡的好去处。
矿山遗址是余村探索旅游升级的一个缩影。如今,满山的苍翠竹海,遍野的稻花田地,“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仿佛就是艺术作品里描述的诗意世界。漫步村中,村道两旁的院墙不见了,“长”出了不少咖啡馆、主题民宿、文创体验馆等新业态;余村大景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前不久投入使用,不仅能提供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等服务,还成了展示展览、创新创业的新平台。田野间,“余村印象”图书馆正在完成建设收尾工作,不久之后,游客就能在这座“零碳”建筑中沉浸式体验乡村之美。
2022年,我们开始探索“四季主题”旅游融合活动,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余村之美。比如,2022年元宵节,一场场民俗活动精彩亮相,“农家乐”和民宿家家爆满;中秋赏月茶会,不少“茶友”前来品茗,为小村落增添了十足的雅趣。
去年,我们的网上农博“余村农耕”品牌馆成功上线,首批入驻优质农业、文创和民宿主体近20家,开设了余村风味、悠宿余村、余村文创三大品类专区,精选商品百余件。
这几年,得益于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这块金字招牌,余村不但实现了本村富裕,还积极带动其他村发展。两年前,我们牵手4个邻村共建共享、共治共富,5个村合股成立的“五子联兴”强村公司组建仅半年,就通过承接保洁等物业服务,为每个村带来了20万元的首笔分红。去年签约的业务合同,更是达到了1200多万元。
眼下,我们的“朋友圈”又要扩大了——以一个核心、四大功能分区、五个发展极布局的余村“大景区”正在规划中;同时,还启动了“余村全球合伙人”招募。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生态之美传扬到全世界。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周仕兴、李宏、张国圣、陆健、常河、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韦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