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纪念馆中的雷锋石雕。 |
辽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外景。 |
2月的辽东大地,春寒料峭,雷锋塑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刚刚调入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的战士蒋佳恒,在8位“雷锋班”原班长和全班战士的注视下高高举起右拳,铮铮誓言,铿锵回响。
“我志愿加入‘雷锋班’,继承光荣传统,时刻不忘使命担当,视雷锋传人称谓重于生命……”一场意义非凡的入班仪式正在举行,蒋佳恒将在“雷锋班”淬火成钢,开启军旅新征程。
庄严的新战友入班仪式,在“雷锋班”延续了60年。
亘古英雄魂常在,策勉后人壮歌行。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60年峥嵘岁月,雷锋精神像一粒种子在一代又一代部队官兵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以新的姿态,续写新的篇章,汇聚成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磅礴力量。
铸忠诚——
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当第一缕霞光即将穿破长夜,军营还没从睡梦中醒来。
“雷锋班”战士鲁冠泽看了看枕边的手表,清晨5点钟。前一晚的班务会上,他被班长表扬是一周来全班表现最出色的战士,可以整理一次“雷锋铺”。为此,他特地早起。
鲁冠泽把自己的被子叠成“豆腐块”,将床单上的每一个褶皱展平后,郑重地来到“雷锋铺”前,轻轻打开泛黄的被子,仔细地折叠、压实、捏线……能够亲手整理“雷锋铺”,他感到无比光荣。
“雷锋班”有8个铺位,但只有7名战士住在班里。他们把入门靠南侧窗户的那张下铺,永远地留给了雷锋老班长,用以展陈雷锋在部队时用过的军被和军装。他们亲切地把这张床铺命名为“雷锋铺”。
“雷锋班”有一个传统,新入班的战士,睡的第一张床就是“雷锋铺”的上铺;每周表现最好的战士,可以整理一次“雷锋铺”。“雷锋班”班长牟振华表示,“这里是离雷锋老班长最近的地方,睡在这里更应该用心感悟雷锋精神,肩负起当好雷锋传人的重任。”
“学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理论看成‘粮食’‘武器’和‘方向盘’。新时代,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不断铸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政委孙树志语调铿锵。
顾元超是“雷锋班”第245名战士,初入“雷锋班”时,脾气急躁,性格孤僻,在理论学习方面与其他战友也有差距,认为“军人抓好训练就够了,学习全凭个人兴趣”。
“请组织相信我,我一定把他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牟振华和他结成互学对子,给他讲雷锋故事和“雷锋班”的光荣历史,潜移默化增进他对“雷锋班”和战友的感情。
在“雷锋班”,新闻热评是“保留节目”。顾元超鼓起勇气面对全班战友,但不善言谈的他,热评“首秀”磕磕巴巴。牟振华拍拍他的肩膀说:“不学习永远进步不了,得静下心来,耐住性子,一点一滴进步。”
牟振华把自己看过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用典》等书籍送给他,每天晚上陪着他学习,帮他梳理要点,讲解心得。渐渐地,顾元超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也浓厚起来。
置身理论学习的“强磁场”,一茬茬“雷锋班”战士将青春小我融入强军大我,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雷锋班”所在连队政治指导员侯伟介绍,“雷锋班”历经多次编制体制调整,面对人员分流、岗位变换,大家都在老班长雕像前集体宣誓:“甘当革命一块砖,一颗红心永向党!”
谋打赢——
平时不惜苦,练时不惜汗,战时不惜命
上陡坡、牵装备、过弯道……春节刚过,“雷锋班”战士衣用帅驾驶着重装备运输车在雪地上疾驰。长20米、重20多吨的钢铁巨物,在衣用帅的驾驶下行进得灵动自如。
凭借过硬本领,衣用帅曾获得“国际军事比赛—2020”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单车赛和接力赛两项第二名。领奖台上,衣用帅自豪地说:“我履行了‘不靠雷锋沾光,要给雷锋争光’的誓言。”
精彩的背后是精湛,精湛的支撑是精神。“学雷锋做雷锋,练就练到最极致!要像钉子一样,铆在训练场!”从报名参加选拔到走上国际赛场,半年的时间里衣用帅经历5轮严苛考核。夏季的新疆某训练场,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驾驶室就像蒸笼,手掌上磨出的血泡连成串,一碰就钻心地疼。
“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战场!只有训练千锤百炼,才能战时一击制胜。”正式比赛当天,面对陌生装备、陌生场地,衣用帅代表中国队第一个出场,钻进驾驶室,动作一气呵成,赢得阵阵掌声。
“平时不惜苦,练时不惜汗,战时不惜命,才能打胜仗。”“雷锋班”所在营政治教导员杨加木介绍,1964年全军大比武,“雷锋班”进京向毛主席汇报13个课目,获得3个一等奖。这样的荣誉激励他们岗位学雷锋、胜战当先锋,努力当好“能打敢打、勇战善战”的尖刀班。他们苦练通过高空交叉轨道桥、夜间闭灯驾驶等课目,熟练掌握12大类21种车型装备操作技能,练就听声辨位排故障、无千斤顶更换轮胎等10种修理绝活。
一次迎接上级检验评估,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迎难而上。没有成型汽训场地,战士们就倒班工作,边建设训练场地,边组织驾驶训练;训练过燃烧路段课目时,火焰距车最近处不足1米,开上一圈衣服湿透;夜间长途驾驶课目中,靠抹清凉油驱赶困意,连续跑完四五个小时夜路……靠着这股拼劲,他们最终在上级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进入新时代,在练兵备战主责主业中践行雷锋精神成为“雷锋班”的目标追求。他们瞄准“一专多能,用修双能,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的标准苦练本领。近年来,“雷锋班”先后有23人次在旅以上比武中摘金夺银,两任班长先后获评“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
有大爱——
埋下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我要把这幅画送给一位帮我渡难关、给我以希望的人……”2019年10月,90后女孩邢乔梅带着自己的作品,从呼和浩特出发,辗转千里来到“雷锋班”,只为当面说一声“谢谢”。
2013年12月4日,时任“雷锋班”班长毕万昌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组油画和作者的一条求助信息。油画的作者叫邢乔梅,刚上大学的她被确诊为尿毒症,急需换肾。面对命运的打击,她选择用画笔描绘多彩世界。
其中,一朵在黑暗中盛开的花引起了毕万昌的注意,邢乔梅给它起名《希望》。毕万昌主动联系上邢乔梅,买下了这幅画。“面对生命里的磨难,请乐观面对,即使阳光暂时被乌云遮蔽,也不要停止追逐光芒。”从此以后,毕万昌时常给邢乔梅加油打气。
如今,《希望》还挂在“雷锋班”所在连队的文化室里,向每个经过的人无声讲述这段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感人故事。
走进“雷锋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封封信笺,一面面锦旗,一枚枚徽章,背后无不闪烁着雷锋精神的光辉。
一本厚厚的“账本”格外显眼,里面整整齐齐地贴满了500多张汇款回执单,虽然数额大多不过千元,但却情重千金。
牟振华第一次汇款是在2018年。当时,牟振华在同乡战友的朋友圈里看见了这样的消息:“高中生小韦,父亲重病卧床多年,靠打零工维持家用的母亲又意外受伤,家里失去了仅有的收入来源。”看着即将辍学的小韦,牟振华当即通过战友给他转了500元。此后,牟振华定期资助小韦,从未间断。
2010年,“雷锋班”郑重发出倡议:以雷锋生前留下的存折为基础开展续存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募集善款。部队官兵、企业员工、耄耋老人,甚至还有曾经的受捐助者纷纷助力……当年本息共计229.67元的“雷锋存折”,成为传承雷锋精神、扶贫助困的“火种”。
13年里,“雷锋存折”累计捐款超过百万元,覆盖21个省区市。战士们先后发起了爱心字典、爱心书屋、援建雷锋小学等公益项目,向贫困山区捐赠书籍3万余册、衣物4万余件,资助17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雷锋班”的战士们说,捐资助学、见义勇为、照顾孤寡老人……学习雷锋,不一定体现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心底埋下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用“小善”汇聚大爱,以片片绿叶汇聚广袤森林。“雷锋班”战士相信,雷锋精神是生命中的那束光,要让更多人看见光、追随光、成为光。
勇担当——
越是艰险越向前
2020年8月15日,在引擎的轰鸣声中,“雷锋班”副班长叶子贵与维和战友们乘坐的飞机在马里降落。在前往营地的路上,炮火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
“我们是在雷锋精神熏陶下成长的战士,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做在前、冲在前!”最初参加第八批赴马里维和任务的单位中并没有“雷锋班”战士。得知这一消息,“雷锋班”战士们纷纷找连长、指导员表决心。经过慎重考虑,上级批准“雷锋班”副班长叶子贵和所在连队18名官兵参加维和集训。
机动防卫演练中,叶子贵穿着15公斤重的防弹衣,每天至少进行5组红蓝对抗,上下装甲车数十次;10公里战斗体能训练中,他不仅要拉着弹药箱,还要扛着“伤员”爬战术……再苦再累,也不放弃。
400多个日夜,顶烈日、战风沙、防恐袭,叶子贵和战友们拿出雷锋精益求精的“螺丝钉”精神,高标准完成各类工程建设任务110余项,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标准”。
勇敢负重不畏难,越是艰险越向前—在“雷锋班”战士看来,置身改革强军新时代,学雷锋就要敢于直面困难,勇挑时代重担。
近年来,“雷锋班”任务愈加繁重,面对考验,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围绕作战训练重难点问题进行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集智攻关创新战法训法,一批训练尖子、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脱颖而出。
中士李澳参加战区陆军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他深知在强手如云的巅峰对决中,只有训练比对手更刻苦、自我要求比对手更苛刻,才有可能力压群雄,取得优异成绩。
说干就干。他拿出“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的劲头,自备面包牛奶在训练场就地用餐,节省了一来一回的20多分钟;练装备操作,直到装备练到没电再转战其他课目……他说,锤炼过硬军事素质没有捷径可走,拼搏是最好的办法。经过努力,李澳取得两个课目第一、一个课目第二、总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
…………
“雷锋!”
“到!到!到!”
在长白山余脉环绕的军营里,“雷锋班”战士整齐列队,答到声划破夜空。60年来,“雷锋班”每次班务会前的点名,第一个呼点的名字一直是“雷锋”。
赓续雷锋精神,争当强军先锋。“雷锋班”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茁壮成长,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海洋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