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区域优势链 赋能强市新动力
——安阳市委组织部举办“洹畔赋能+低空经济”专题培训班
低空经济助腾飞,洹畔赋能新动力。河南省安阳市按照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7月24日至26日,安阳市“洹畔赋能+低空经济”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海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院)长宋民,市通航发展中心主任张存富出席开班仪式。
精准赋能,精选岗位。来自安阳有关市直单位、市管企业、大中专院校、各县(市、区)、安阳涉航单位和企业以及中央、省属驻安单位和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共90余人齐聚市委党校,以“培训共学”促“工作共进”,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携手推动安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心筹备 蓄势起飞
市委书记袁家健对此次培训活动高度重视,专门听取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海精心审核培训方案,多次对培训筹备组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市委组织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原则,依据省委《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有关要求,精心筹备、细致安排,多次组织市通航中心和市委党校的相关同志,召开培训工作协调会,共同成立培训专班,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和细致分工。培训专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需求调研提前了解学员学习需求,采用“理论授课+实地观摩+交流座谈”的形式,精准设置课程,确保此次培训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无人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程泊霖、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副研究员许东松、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惠铮等7名国家级低空经济战线的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低空经济理论前沿、新质生产力之低空经济等领域进行了专题理论授课,这些专家学者代表了全国各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顶尖水平,是低空经济领域的学术大咖,他们的精彩授课为安阳市领导干部了解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提供了桥梁和纽带。
力学笃行 交流碰撞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前往北关区无人机产业园、安阳通航产业园和红旗渠机场实地考察学习,在实践中了解低空经济新动态。通过学习,大家对低空经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北关区政府三级调研员、安阳市无人机产业发展中心筹建办副主任王剑波表示:“市委组织部精心组织的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教师经验丰富,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共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进一步巩固吸收学习内容,本次培训还配备了研讨辅导老师,组织大家开展分组研讨活动,学员们围绕低空经济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安阳市地理优势、产业优势、院校优势、人才优势等具体实际,进行深入讨论交流。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学员们对低空经济在安阳市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市通用航空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洋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安阳要紧密结合全会精神,依托区域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把低空经济的时代红利牢牢掌握在手中。”
乘势而上 再续新篇
今年,全国两会将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浪潮涌动,千帆竞发,全国多地在这一崭新赛道上你追我赶。为推进全市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安阳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明确了全市低空经济产业“143”总体发展思路。目前,安阳已经形成“一区两基地三中心”布局。林州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连续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林州滑翔”已成为金字招牌,并从单纯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步走上“体育+教育+旅游+文化”的产业融合之路。依托安阳红旗渠机场、通航研发孵化中心、通航产业制造中心、安阳永和机场、豫北通航飞行服务站,安阳通航产业园已引进涉航企业20余家,形成了从轻型运动飞机、无人机以及航空模拟器等的研发孵化,航空材料和零部件的制造生产,到飞行体验、飞行服务及运营、科学普及、教育培训等全方位、宽领域的通航全产业链体系。
凭借天然资源优势、政策支持以及过硬的技术团队,安阳在低空经济赛道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如何乘势而上,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点燃低空经济新引擎?安阳文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道勇表示:“目前,安阳文旅和无人机的结合有了一定的发展,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优化文旅资源,整合文化元素,引入先进理念,丰富无人机应用场景。”
数载蓄势待发,今朝蓝天逐梦。来自我市不同系统的90多位参训领导干部将培训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持续深入探索低空经济在安阳的新发展,以低空经济赋能古都安阳,相信在政策支持加强、市场规模扩大、产业链完善和技术创新突破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市低空经济将“飞”得更快、更稳、更远。
来源:毛世勤 郭江伟 申帆
编辑:杨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