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孕育不同的物产,坡吴村位于杞县县城东北角2公里处,种植胡萝卜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家家户户用种植出来的紫胡萝卜腌制成酱菜,以此为生,因此,坡吴村又有“酱菜村”之称。
坡吴村有一位叫黄洪铭的酱菜“手艺人”,匠心传承传统的腌制酱菜技艺,坚持传统古法手工制作,生产的酱菜绿色纯天然无公害、不使用任何防腐剂添加剂,留住了人们记忆中酱菜的味道,也留住了乡愁记忆。
黄洪铭1963年11月出生于开封市杞县城郊乡坡吴村。自幼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酱菜腌制技艺,年轻时就熟练掌握了传统的腌制酱菜技艺。
为了传承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腌制酱菜技艺,黄洪铭不断探索酱菜腌制技艺,利用传统的技艺,结合现代工艺腌制,腌制的酱菜既保证了黃瓜、红萝卜等原材料的原汁原味,又确保酱菜中的“亚硝酸盐”成分完全消失,不长毛、不变质,色泽鲜亮,酱味浓郁,脆嫩清香,咸甜适度,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黄洪铭说,酱菜的灵魂是酱,酱的好坏,是决定酱菜品质的重要标准。制作好吃的酱菜,离不开优质的酱。每年六七月份开始制酱,将当地优质面粉经过拌粉、压块、笼蒸、切片、发酵、晒干、粉碎等七道工序后,制成豆粒大小的面酱颗粒,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进行了科学有益的改进。
在腌制过程中,黄洪铭将面酱与鲜黄瓜按层装入缸内,采取自然发酵,酱缸白天接受太阳的照射,晚上吸收露水的精华,在这样的日晒夜露中,缸中的酱菜采尽了天地灵气,吸尽了日月精华,面酱的香味一天天浓郁起来,然后开始倒缸,最后瓜酱并成,将瓜捞出,制成的酱再制腌胡萝卜。一缸好酱可以多次酱制酱菜,但是为了保证酱菜的产品质量,一般只酱制三次便弃之不用了。
据介绍,黄洪铭腌制的酱黄瓜全部采用当地露地栽培的嫩黄瓜,生长期只有24-36个小时,经过两个多月的腌制捞岀装编制袋内再泡在酱缸里,因此,做出来酱香味十足,咸咸的还带点甜味,清脆可口,特别刺激食欲。他腌制的糖蒜全部采用当地的生态有机大蒜,用传统古法技艺,只用糖和醋,再加入微量盐,腌制2-3个月,腌好的糖蒜白嫩如玉、晶莹透明、清脆味美,完全没有大蒜原本的辛辣味。
说起酱红萝卜,黄洪铭很兴奋:“我们腌制的酱红萝卜之所以好吃,主要就是胡萝卜本身的缘故。外地胡萝卜木质部大,芯黄外红,而坡吴村的胡萝卜木质部小,外观呈纺锤形,紫红色,从芯红到皮,色泽鲜艳,透亮脆嫩,营养价值高。先是将胡萝卜进行挑选,粗细一致,形状圆整的进行削皮、切尾、去顶、整型。在原有的传统酱菜腌制基础上,我们加以革新酿制而成,成品清脆,酱香浓郁,味鲜醇厚,咸中有甜,甜咸适宜,余味悠久。”
“与现代工艺制作的酱菜相比,传统酱菜所用的甜面酱、黄豆酱保证了传统酱菜的醇厚酱香,这是现代工艺无法超越的。”谈及为何保留这个传统腌制技艺,黄洪铭解释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酱菜不再是缺吃少穿那个年代的必需品,而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道调味菜。少盐低糖的健康饮食习惯也倒逼酱菜行业推陈出新,满足新时代的生活方式。黄洪铭凭借着积累的经验和自己的潜心探索,他尝试着对产品进行工艺改进,努力将酱腌菜从以前的盐度高向低盐的方向发展,累计开发了酱瓜、酱黄瓜、酱萝卜、酱地黄、酱粉、西瓜酱等多个低盐新产品。
走进他的“黄洪铭酱菜厂”,一股浓烈的酱香味便扑面而来,一口口深褐色大缸里腌制的便是酱黄瓜。做了40年酱菜的黄洪铭每天都和酱菜打交道,2020年12月,“黄洪铭酱菜”制作技艺被评为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把这一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酱菜厂,目前,每年腌制酱菜10多万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来源:朱广志/文 徐照恒/摄影
编辑:杨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