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400万到1400亿 工业经济跨越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即墨全力推动工业发展,工业门类不断丰富,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工业产值跨越提升,即墨工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转向新兴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全面助推即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工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汽车产业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工业技术的集大成者,其产值大、产业链长、就业承载力强的特点,使众多城市都将汽车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多年以来,“汽车梦”一直萦绕在即墨人心头。
2011年,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顺利落户即墨,并于2014年正式投产,其后产销量不断攀升,年产销量最高突破29万辆。即墨在实现“汽车城”的征途上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据一汽解放总经理助理兼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龙介绍,一汽解放青汽公司即墨工厂于2014年正式投产,到今年正好10年。10年间,企业在即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轻卡基地项目、冲焊扩能项目、轻型车车架整合及技术升级项目等相继落地,鹰途、虎6G等全新高端车型在即墨工厂下线。自落户即墨以来,解放青汽公司已生产卡车近150万辆,全国路上跑的解放卡车,有一半是“即墨制造”。
一汽解放青汽公司的发展史,正是即墨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十年间,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又相继建成投产,四大整车项目推动93平方公里的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在即墨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即墨围绕四大汽车龙头企业,引进挖掘核心零部件企业落户或嫁接本地重点零部件企业做好配套,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汽车产业成为即墨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之一。
“作为商用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解放青汽公司充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有力发挥产业集聚作用,2023年属地零部件供应商配套总额超50亿元,其中,青岛本地供应商配套额占比80%,为持续促进青岛市、即墨区经济繁荣和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彭龙说。
“目前,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已引进包括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商用车、一汽解放新能源、奇瑞汽车等龙头项目在内的汽车类项目200余个,千亿级产业链条不断纵深发展。2023年,即墨汽车整车年产达到40万辆、产值突破700亿元,占全市汽车产值比重达到60%。”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汽车产业向着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级”目标进发的同时,即墨还确定了纺织服装产业、海洋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和15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即墨工业实现跨越式增长,代表性企业由建国初期的即墨黄酒厂、兴华印刷厂等16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成一汽解放青汽公司、即发集团、百洋医药等6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品由棉布、黄酒、铁制农具等变成汽车、医药、芯片、海洋装备等产品;工业产值从1949年的456万元到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1482.9亿元,即墨工业取得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成就,并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产因城强,城因产兴。进入新时代,即墨传统工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布局不断优化。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4.7亿元,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4位。
“即墨区将加力开展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八大提升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主攻方向,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鼓励企业研发前沿技术、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稳固工业基本盘,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刘云睿 袁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