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科学处理建筑垃圾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建筑垃圾治理事关城乡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即墨区通过引入先进的垃圾分拣、处理工艺技术,科学进行建筑垃圾分拣、分类处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即墨区固废资源化处置中心位于大信街道西部垃圾场内,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进行装修垃圾分拣和大件垃圾拆解处置。对于运抵处置中心的建筑垃圾,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精细化处理,装修垃圾设计处理能力200吨/日、大件垃圾设计处理能力1吨/小时。
“在装修垃圾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人工/机械预分选、破袋除铁、初级筛分、精细筛分’处理工艺,首先进行初选,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离出来,其次分选出金属物质回收利用,再次利用风选,分拣出轻物质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最后一步是按照粒径30mm以上粗骨料、8至30mm中骨料和小于8mm砂土进行分类筛分,实现综合利用。”装修垃圾处理中心主任曲正亮介绍,通过破碎、筛分、磁选等一系列工艺,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砖块、木材、金属等进行有效分离。分离后的混凝土块和砖块被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金属则直接回收利用,重新进入工业生产链条。
据了解,装修垃圾分拣处置中心2024年11月份建成,目前设备已经调试完毕,进入正常运行。装修垃圾在建筑垃圾成份比较复杂,对环境的危害性较大。项目的建成,为即墨的装修垃圾分拣、分类处置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保障,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截至目前,即墨区固废资源化处置中心已累计规范处理建筑垃圾数10万吨,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的大幅提升。不仅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再生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下一步,区住建局将继续探索创新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即墨做出更大的贡献。(陈一豪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