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融媒河南讯(记者马世民 文/图蒋华山)
陈堂启,河南省太康县人,现任上海起霸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台州市河南商会执行会长。
在长三角制造业版图上,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扎根车间三十载,用焊枪在铁皮上雕刻匠心;他致富不忘故土,为家乡捐款捐物,回报社会。
焊铁皮焊出第一桶金
近日,谈及创业成功的秘诀,陈堂启坦言,成功并非未来之事,而是从决定行动的那一刻开始。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长久永恒。
陈堂启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不佳。为减轻父母的负担,每逢周末他便跟随父亲走街串巷收购小麦和大豆。他回忆道:“那时候,一车麦子换来的差价,就是全家一周的油盐钱。”初中毕业后,他开始从事小本生意,贩卖水果、蔬菜和粮食。这段难忘的经历,铸就了他“穷且益坚”的品格,并坚定了他为家人创造更好生活的决心。
1987年,20岁的陈堂启步入婚姻的殿堂,面对一家人的生活,小本生意的收入显得捉襟见肘。于是婚后他四处奔波,在新疆挖药材、在窑厂打工、在北京从事装修工作……“这些工作虽然能解决温饱,但收入有限。我总想着要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其他赚钱的机会。”陈堂启说。
2000年,陈堂启偶然得知电焊行业前景广阔,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学习这门手艺。太康县作为锅炉生产地,电焊工需求量大,他便在一家锅炉厂担任电焊工。3年后,他跟随一位从事机械车床的表弟来到台州,听说电焊工工资较高,便在一家电机后罩壳生产厂工作。由于原厂效益不佳,他不久后转至另一家风机制造厂,并很快晋升为电焊组长,月薪增至1500元。半年后,他突发奇想,决定承包厂里的电焊职位,这成为他人生中赚取的第一桶金——1万元。随后,他晋升为车间副主任,月薪约1800元。

直面挑战 在困境中成长
2007年,他又转到另一家风机企业,担任风机工程师,月薪3500元。后来,他萌生了创办自己风机厂的想法,并与亲戚合伙,在台州温岭大溪租下300平方米的铁皮房,成立了台州烨华风机设备厂。
然而一场意外变故使得损失近20万元。陈堂启立誓:“只要人在、技术在,就要对得起合伙乡亲的信任!”于是他抵押祖宅筹措资金,带领技术骨干昼夜攻关,硬是在废墟上研发出抗台风特种风机。功夫不负有心人,台州烨华风机设备厂第一年营业额达到几十万元。
2016年,新搬迁的公司转型为整机生产,效益迅速增长,年销售额达到近三千万元。随着订单量的增加和产品升级的需求,2020年,陈堂启购买属于自己的厂房,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2021年,上海起霸通风设备有限公司的产品远销至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等国家。同年7月,郑州遭遇特大暴雨,陈堂启将近15万元的应急物资装车发往灾区。
陈堂启董事长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接下来,公司计划拓宽销售渠道,在全国范围内招募1000家合伙人,积极开发新疆、成都、重庆、湖南长沙等新市场区域。到2025年,我们将重点发展外贸市场,开拓更多的海外销售渠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