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河南直播

我是豫商 人物专访 洪雷:从学徒到董事长 二十年精工制造路

核心提示:“我是豫商”人物专访 | 洪雷:从学徒到董事长 二十年精工制造路


新农村融媒河南讯(记者马世民 文/图蒋华山)

人物名片


洪雷,河南省永城市人,现任台州德鸿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州市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

台州峰江青年产业园内,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内机器轰鸣,一批批精密钣金件正发往全国40余家机床企业。这里是台州德鸿机械有限公司总部,董事长洪雷站在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排屑机前,黝黑的面庞上带着豫东汉子特有的坚毅。

带着彩礼闯浙江

“你想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要做一位长期主义者,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洪雷说,“坚持不懈”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人生信条。

2000年,17岁的洪雷攥着初中毕业证,跟随同村叔叔踏上开往台州的客车。他在台州一家钣金厂做学徒工作,每月工资500元。在当学徒的日子里,他每天工作14小时,用满是血泡的双手换来了人生第一笔“巨款”——3000元。“那时候,村里人都说,洪家小子在南方出息了。”回忆往事,洪雷眼里闪着光,“我当时也很高兴,第一次给家里挣到这么多钱,2003年年底结婚时家里又给10000元的彩礼钱,手里有了本金,就决定开始创业。”

2004年春天,洪雷将万元彩礼钱全部投入创业。由于身上没有太多资金,他只购入一台旧剪板机、一台旧手动折弯机、电焊机,开始做一些旧机械设备上的钣金配件、加工做皮带罩、砂轮罩、油箱、油盆、百叶窗等。“厂子是租的,吃住都在厂子里,条件比较艰苦,最害怕的就是下雨,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房子里面下小雨。自己是老板,也是工人,白天在台州各个城区跑业务,外地人人生地不熟地跑业务也比较困难,白天跑业务晚上加班干活,都是一些小的订单。”洪雷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第一年挣到了20000块钱。

小作坊的智能制造路

“刚开始那两年干的都是一些零活,除去工人工资、房租、水电费也挣不到太多钱。”洪雷说。

      转机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2006年,台州亿发机床抛出的50万元年度订单,让这个蜗居在民房的小厂首次接触数控机床配套领域。为攻克技术难关,洪雷带着两个工友在车间打了三个月地铺,最终研发出适配多种型号的标准化钣金组件。“那笔订单赚了大钱,我们买了首台数控折弯机,厂房面积也从200平方米扩到1500平方米。”洪雷说。

此后十年间,洪雷带领企业完成三次跨越,2010年厂房面积扩展至1500平方米,引入大型激光切割机、数控转塔冲床、激光焊接机等设备。2016年,该公司实现数控机床钣金件批量化生产,与浙泰、国宇等知名机床企业建立战略合作;2021年在路桥青年产业园投资2000万购入5000平米标准厂房。目前,企业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在2024年自主研发的机床排屑机填补了国内部分市场空白。

2025年,该公司计划加大产品研发,服务好客户,争取三年内产值翻倍,给员工创造更好的福利待遇,同时也不忘记家乡,要为家乡的慈善公益多做贡献,助力家乡的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