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河南直播

统战织锦:河南虞城药韵绘就三产新卷

核心提示:统战织锦:河南虞城药韵绘就三产新卷

新农村融媒河南讯(记者马世民)在虞城那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林下经济正蓬勃发展,郁郁葱葱的树林下,一株株中药材茁壮成长,药香与林香交织弥漫。界沟镇的药农冯汉晨穿梭在林间,仔细查看药材长势,脸上满是喜悦,他热情地向访客介绍:“瞧瞧这林下种的药材,多亏了统战干部带来的好政策和技术,咱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啦!

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积极探索统战工作与中医药产业融合新路径,以界沟镇为试点,构建“统战聚力、产业筑基、文化铸魂”三维驱动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那如锦缎般绚丽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凝聚共识:精准布局产业方向,织就发展蓝图锦

虞城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一场场民营经济人士座谈会、新阶层人士研讨会如火如荼地开展。会议室里,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产业共识在讨论中凝聚。

界沟镇作为先行区,率先成立“中药材产业专班”,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构建“一核多元”产业布局。这一举措,如同为产业发展绘制了一幅精准的蓝图。如今,全县已建成7个标准化种植基地,32户百亩级种植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3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其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们紧密地连接在产业链上,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大家干劲十足,携手朝着致富的目标迈进。

创新模式:驱动产业提质增效,绣出产业升级锦

统战部门牵线搭桥,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创新“订单式种植+技术托管+保底收购”模式。界沟镇与中垦中药携手合作,实施“建设一块药材示范基地、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发展一个主导产业”的中药材种植“三个一工程”。

在药材示范基地里,卫星遥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大显身手。卫星遥感如同敏锐的“眼睛”,实时监测着药材的生长状况;水肥一体化技术则像精准的“营养师”,为药材提供恰到好处的养分和水分。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中药材GAP种植,提升了种植标准化水平与中药材质量,从源头上打造了药材从种到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垦中药、扬子江药业等头部企业的招引入驻,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年种植及销售额8.6亿“种植-加工-流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发展的步伐愈发稳健,一幅产业升级的锦绣画卷正逐渐成型。

厚植文化:释放产业乘数效应,绘就三产融合锦

在统战工作的深度赋能下,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虞城县开展系列行动。中医药文化讲座上,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群众对中药材的认知与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义诊活动中,医生们耐心地为群众诊断病情,传授养生知识;种植技术培训现场,技术员手把手地指导药农,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活动,夯实了产业文化根基,让中医药文化在虞城大地生根发芽。

同时,中医药文化元素深度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药膳坊里,一道道以中药材为食材的美味佳肴,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百草园中,各种珍稀的药草争奇斗艳,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沉浸式文旅项目赋予了乡村发展新内涵,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虞城县依托统战资源优势,沿包河规划建设10公里药材生态观光带。这条观光带如同一条绚丽的丝带,串联起种植基地与文旅节点,形成了“种药体验+药景观光+康养研学”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以药促旅、以旅兴药”的双向驱动,不仅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药农户均年增收1.8万元,更推动“一镇一链”特色产业集群成型。界界沟镇那万亩花海基地,每到花期,五彩斑斓的花朵肆意绽放,在广袤的平原上连成一片绚烂的花海,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欢快乐章;店集乡的惠楼山药种植基地,一垄垄山药长势喜人,像是一条条绿色的绸带,整齐地铺展在大地上,它们就像虞城大地上闪闪发光的宝贝疙瘩,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2020年,虞城县凭借产业综合实力获评“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十强县”,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共赢。那一张张荣誉证书,是统战工作实效的有力见证。

下一步,该县将深化“统战+产业”机制,推进溯源体系建设和趁鲜切制试点,打造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相信在统战工作的持续赋能下,“虞药”品牌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虞城县委统战部 李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