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处在这样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基层领导干部的岗位和职责更加清晰,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基层领导干部的定位是什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对于推动改革开放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要做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从而推进改革,落实上级的指示,拼得是智慧和精神、比得是定力和耐力、看得是责任和担当,这话不无道理。但除此以外,我认为,基层领导干部更应树立“领头雁”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担当精神。“领头雁”把控全局方向,先飞领飞,群雁才能跟飞齐飞,振翅高飞;“领头雁”盯准目标迎风奋力,群雁才会协力向前。进入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就是改革创新的领头雁,任何时期都要保持担当精神,牢记自己的责任。如何才能诠释好“领头雁”职责,演绎好领导者的角色,我认为,前提是做到、做好四“要”、两“必须”。
基层领导首先要把握好自己
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复杂性更是可想而知。立足基层做工作,领导干部能否切实做到履职尽责,掌控全局,把握自己,关系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改革创新成效。
一要有责任与担当。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从根本上说,是忘了责任,失去担当所致。我们很多工作未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在怀疑动摇中止步不前,犹豫不决,不能权衡利弊,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前进与曲折,也不能拍板定分止争,在关键节骨眼上差了那么一份“坚持”,以至于功亏一篑。当上领导应该清醒明白地认识到,任何一项重要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是轻轻松松,像“吹糠见米”那样用吹灰之力就能见效,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气魄,认真地,科学正当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踏踏实实办事,兢兢业业工作。
二要真正地解放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问题是层出不穷,永远解决不完的。存在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才是真的可怕。但问题和矛盾有主次之分,当基层的主要领导必须解放思想,更换思路,在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下力气,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回应社会热点。实践证明,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呈现怎样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思想状态。什么时候我们基层领导的思想观念走在时代前列,我们的各项事业发展就会顺利一些,好一些,快一些;什么时候我们基层领导的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就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造成损害。
三要精准熟虑地认定好第一选择。古往今来,人们在第一选择上,没有一个统一和标准的答案。有的人看得远,有的人看得近,有的人看得小,有的人看得大。虽然没有对错之分,却有高低之别。做为基层领导,关键是坚守本心,不被别人所利用,不受外界所干扰,主要靠自己科学正确地去选择。而在当今形势的快速发展,经济利益的碰撞的新形势下,基层领导者,不搞一举成名,一鸣惊人,不急功近利,心浮气燥,做出一些脱离实际的工作选择,静下心来要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为选定的目标需奋斗。
四要掌握好自己的定位。弄通在各项中心工作中自己所处的方位,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科学辩证地认识工作中的各项关键点,实事求是地把握工作时机。看清工作过程中的矛盾转化、问题更迭,厘清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精准实策,主动作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使各项中心工作与现实情景相符合。要把重大决策的研讨与十九大精神对表,继而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推动本区域的发展。
五要一定做个“自燃型”领导。有位人才资源专家,将领导干部分为三种类型:自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介于两者之间的“可燃型”。这样入木三分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职场岗位上的干部众生相。同样是工作,同样在做事,有的人善于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眼中处处有事,心中时时惦记着使命;有的人相对被动,但只要被激起热情,也能顺势而为、发光发热。有的人则燃而不起,消极应付,缺失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当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做“自燃型”,才为称职!
六要应具有足够的定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定力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1.坚定。坚定主要体现在理想、信仰、信念、意志方面,它是指执著坚守,不盲从,不浮躁,不动摇。只有政治清醒、立场坚定,才能明辨是非,把握方向,才能自觉防范利益集团的侵蚀,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2.镇定。镇定主要是指处变不惊,临危不乱。面对安逸舒适的环境不忘初心,身处恶劣艰苦的环境不改本色。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沉着应对;发生突发事件,冷静处置。唯有镇定方能从容,才能在锻炼和考验中经得起风浪,受得了挫折,守得住本心。3.淡定。淡定是定力的高等境界,主要是指面对各种诱惑和名利得失,内心保持平静与笃定,在浑浊中清秀。顺境时,在热烈中保持清醒,不骄不傲不急躁;逆境时,在躁动中坚守自持,不消沉不动摇,特别是当遭受误解、面对偏见时,仍能泰然处之,不受流言蜚语等外力的干扰。
二基层领导要会用人
当领导要有聚天下英才而为己用的胸怀,并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亲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繁重,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用好一大批思想解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同时有朝气、有活力、有才气、有激情的生龙活虎的干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择什么样的人才贯彻实施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结果往往大不一样。
1993年,我在大孟乡任党委书记,当时,我们乡有一个干部是畜牧专业毕业的,做其他工作他不行,但在养殖上却有一套独特的本领。我们就让他选择一个行政村,做示范带头作用。他到这个村后,他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在这个村搞起了庭院经济,家家户户修猪舍搞养殖。一年以后,该村成为全乡有名的养殖村,家家户户有盈利,当时有些村民靠养殖成为了村里的万元户,这种养殖经验便在全县推广。从原来包村区领导不愿意要的人,变成了大家争着聘请的好干部,这就是乡党委能够因人因才而用,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诚地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人才。”当基层领导在工作中不但要会用一般人才,还要在对待重点工作、重要任务、特殊情况时,选用特殊人才。什么是特殊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别人不能干,又干不成的事,而他能干成,并且还能干好不出事(如拆迁、征地、信访稳定、协调管理等等),并有一种“捏沙成团”的硬功夫,那他就是这方面的特殊人才。在非常时期,特殊情况下,要做到“英雄不问出处”,“能者为师”,别管他的文化水平、履历背景等等,只要有才,你就要尊重和重用他。如果当基层领导干部在用人上,不能够因人、因势、因时、因事、因才而用,有了中心工作任务,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努力,或只依靠一部分人去实施,那这项工作不可能很圆满地完成,只有发挥运用好大多数党员干部,和所有人才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三基层领导在工作中要会用心和用法
用心就是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俗话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善于用心考虑开展工作的人,总是把慎重选择工作方法放在首位,几番思量权衡利弊后,选择最佳方案把工作做好。好的工作方法可能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好的工作方法可能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方法不对,精力白费,甚至做些劳而无功、事与愿违的工作。比如:去年,我们有一个镇,在处理解决一个多年上访老户的问题上,工作方法就有些欠缺。这个上访户姓张,他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前几年自家开了一个代销点,村委有事经常到他那里赊账拿烟、酒。后来村支书、村长全下台了,他拿着村委的欠条找新的村支书要账,新支书给他的答复是:新班子不接旧账。从此,他就开始多次上访,诉求也由两万元增加到三万元。这次十九大期间,村里怕他再去北京上访,县里追究村里的责任,就找到了老张,把村委留下的二分林地给了他,以前村委赊欠的烟酒账一笔勾销,老张也同意接收了。村委用林地顶烟酒账的做法,引起了全村群众的不满,麻烦接踵而至,好些村民都去找村干部顶账闹事。镇里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样下去,不但该村今年应该调整的土地无法按时调整,还会引发群体性上访。镇包村干部和村委研究,从源头开始,把原来欠代销点的烟酒账核实后全部还清,收回村里划给他的二分林地。其他村民反映的欠账情况,村委查证落实后,以质论价酌情全部还清。就这么一件小事,镇、村干部足足折腾了两个多月,才算处理完毕,没有让事态发酵升级。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制定工作方案上,必须立足于本乡本土、本区域、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用心去研究,深入去探讨,决不能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造成多个问题的出现,按住一个葫芦,飘起一堆瓢。
四要基层领导工作思路要创新
“实践是理论之母,创新是发展之源”。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我们面临的时代条件、社会环境和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却需要实践,我们现在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需要开拓创新。如果现在用70年代的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用80年代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态度去对待群众,用90年代的思想观念去对待经济的发展,那将是固步自封,更将是举步维艰、一事无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再次强调:“经过先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前程伟大、前途光明,更需要目光坚毅头向前方,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创新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做为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要善于学习、领悟、总结,用新的理念去替换旧的理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条件下,为了使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淘汰自己不合时宜、不符合局势发展的旧理念。要经常思考自己头脑中哪些东西是已经被淘汰的,哪些东西是应该被淘汰的,哪些东西是将要被淘汰的,进而积极主动地自我革新,使头脑及时更新换代,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迅速融入发展的潮流。“事只有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只有去走才能开辟通途”。世间一切事情,只有大胆尝试,才能不断地推进创新,持续不断地破旧立新,才能不断地实现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创新就要先人一步、高人一筹,不怕艰难险阻,但创新有一定的风险,需要莫大的胆略。创新在方法、技巧、措施、手段等有些方面可能有悖于常规与原则,但却又是实现党的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我们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可以科学地有策略地去运用。错了可以整改,偏了立即纠正。如果我们在遇到重大项目的入驻、特殊情况的解决和紧急问题的处理时,还按部就班、按照以往慢条斯理地“手里掐着政策,桌上摆着文件”,思维仍然停留在一般认识水平上,稍有一点瑕疵,就搁置不前,不潜心去分析新矛盾新问题,去探讨新方法新路径,不能把创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势必会感到无新可创、无方法可生。
五基层领导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证明,我们的党有如一棵参天大树,之所以从一棵幼苗成长的顶天立地枝繁叶茂,不怕风吹雨打,是因为她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植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群众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对待群众工作,“心有多宽,工作平台就有多广”。
2017年3月,我们有一个街道办事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对一个3000多口人的大村进行拆迁。拆迁过程中,从始至终,办事处没有采取一项过硬的手段,没有一个干部说一句过激的言语,没有出现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也没有一户抵住不拆。群众在干部们的协助下,规规矩矩、顺顺当当地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节点,全部自觉地拆完了。他们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运用“五情、六与”法。
五情就是:干部亲自入户调查看真实;建感情,干部们与群众多次见面沟通。干部帮助群众渡过难关送真情。干群之间,以心换心,建友情;联亲情。干部还与村里的贫困户结亲帮扶联亲情。六与就是与群众围坐在一起促膝交谈,宣传政策。与群众亲切交流本村拆迁都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解决;与群众沟通协商特殊情况如何处理办法;与群众共同制定拆迁的方法和措施,时间等,与群众商定老弱、病残、孕妇等群体如何安置解决;与群众共同制定,新型社区建成后。全体干部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彰显出的为民情怀,在群众的心目中,迅速树立起了强大的公信力,从而转化为号召力,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响应上级号召,对拆迁没有意见,很快都达成了共识拆迁工作顺利推进。所以,我们当基层领导,要毫不含糊地自觉精准地抓住老百姓最盼、最想、最急、最忧的问题,“用眼睛看到真实,用耳朵听到真音”,“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要“身入”,更要“心至”,把存在的问题搞清摸透,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至此,我不禁让回忆起一篇名为《摧不垮的根据地》的文章中讲述的感人故事:1938年,冀中群众为使夜间行动的八路军不被日军发现,主动打死所有的狗,自此“行军百里无狗叫”。1947年,在运城攻坚作战中,得知部队需要木板,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几乎家家缷下门板送到前线,总数达到17万块之多。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全国发出捐献武器的号召,不到一年时间,国家就收到价值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的款项…。可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发展经济的根本路线。群众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智慧源泉,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六基层领导必须廉洁自律
我认为人生的最大缺点就是缺少“自律”,不能够认真地总结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严谨地管理自己。明知自己有了错误,不力求不再重蹈覆辙,反而得过且过,使自己的缺点、错误蔓延,结果铸成大错,一足失成千古恨,遗憾终生。
原省委级老虎白恩培,他面对镜头忏悔说:“我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出色的工作,39岁我就成为了延安地委书记,之后又历任多个重要领导岗位,副部级以上二十多年(正部级岗位十多年),随着职务慢慢提升,再加上环境影响,我的思想抛锚,走上了经济犯罪的道路不可自拔。”
我们县有这样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群众送他个绰号“王直正”,顾名思义:为人耿直,办事公正。他所在的行政村总共3200多口人,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他23岁就当上了村支书,一干就是40年,前几年才因病辞职不干。任职期间,他经历多次换届选举、群众推荐、任职考察,最终还是他继续当村支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村里的群众都拥护他,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他是个公正无私、一心为老百姓的好官。好到哪,群众举了几个典型例子:
一是不贪不占,廉洁奉公。他当上村支书以来,在村里的经济利益分配和上交任务摊派上,从不占国家、集体一分钱的光。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招商引资的风气就是,“酒桌上谈生意,筷头上出效益”。乡村办事跑项目基本上全靠吃喝送礼,上级也不反对。可“王直正”给群众办事、跑项目,全都是自报自销。有个小项目要落户村里,乡干部、技术员等来村里调研,不论大事小事全在他家吃喝招待,他从来没让村里给他报销过一分钱。自他当上村支书以后,直到他因病辞职不干,村委账户上没有一笔吃喝账。
二是以身作则,处事公正。90年代,凡是乡里分配给村里的生育指标,村里规划批的宅基地,他都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按群众讨论的意见分配,从不亲亲疏疏、掖掖芷芷。有几次,分给自己儿子的生育指标,他都让给了村里那些特殊情况的急需户,让儿子先缓一缓。本来村里讨论划给他家的宅基地,他也让给了那些等着盖房给儿子结婚的人家先盖。冬季的农村工作是打井配套,挖河排涝。当时有些村的规矩是,分挖河任务时先把村干部的去掉,有的甚至连村干部的家属也不分任务,可“王直正”不这样做,他坚持给自家的人一个都不少的全分了任务。他和群众同甘共苦,一锨一锨地挖,一天一天地干。
三是大公无私,为人厚道。“王直正”当村支书几十年,时刻都把集体财产当做自己的财产给予管护,在他心目中,群众的利益超出了自己家的利益,公家的事情大于自家事情。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事事处处先抱着吃亏,从不与国家、集体、他人争利益。”
从“王直正”的所作所为,我们地看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为官清廉的人生价值取向,他为什么能在群众心目中有这么高的威望,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和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做为基层领导干部,在有所作为的同时,要把握好各项政策、法律和原则。如何在这些明文规定的框架内更加便利地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拥有更大的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大胆创新,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责任担当,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情况中的新任务,新任务中的新课题。每一位基层领导干部都要时刻铭记,我们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谋利。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面向未来,坚定信念,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当好“领头雁”,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得精彩夺目。
基层领导首先要把握好自己
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复杂性更是可想而知。立足基层做工作,领导干部能否切实做到履职尽责,掌控全局,把握自己,关系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改革创新成效。
一要有责任与担当。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从根本上说,是忘了责任,失去担当所致。我们很多工作未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在怀疑动摇中止步不前,犹豫不决,不能权衡利弊,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前进与曲折,也不能拍板定分止争,在关键节骨眼上差了那么一份“坚持”,以至于功亏一篑。当上领导应该清醒明白地认识到,任何一项重要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是轻轻松松,像“吹糠见米”那样用吹灰之力就能见效,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气魄,认真地,科学正当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踏踏实实办事,兢兢业业工作。
二要真正地解放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问题是层出不穷,永远解决不完的。存在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才是真的可怕。但问题和矛盾有主次之分,当基层的主要领导必须解放思想,更换思路,在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下力气,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回应社会热点。实践证明,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呈现怎样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思想状态。什么时候我们基层领导的思想观念走在时代前列,我们的各项事业发展就会顺利一些,好一些,快一些;什么时候我们基层领导的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就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造成损害。
三要精准熟虑地认定好第一选择。古往今来,人们在第一选择上,没有一个统一和标准的答案。有的人看得远,有的人看得近,有的人看得小,有的人看得大。虽然没有对错之分,却有高低之别。做为基层领导,关键是坚守本心,不被别人所利用,不受外界所干扰,主要靠自己科学正确地去选择。而在当今形势的快速发展,经济利益的碰撞的新形势下,基层领导者,不搞一举成名,一鸣惊人,不急功近利,心浮气燥,做出一些脱离实际的工作选择,静下心来要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为选定的目标需奋斗。
四要掌握好自己的定位。弄通在各项中心工作中自己所处的方位,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科学辩证地认识工作中的各项关键点,实事求是地把握工作时机。看清工作过程中的矛盾转化、问题更迭,厘清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精准实策,主动作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使各项中心工作与现实情景相符合。要把重大决策的研讨与十九大精神对表,继而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推动本区域的发展。
五要一定做个“自燃型”领导。有位人才资源专家,将领导干部分为三种类型:自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介于两者之间的“可燃型”。这样入木三分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职场岗位上的干部众生相。同样是工作,同样在做事,有的人善于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眼中处处有事,心中时时惦记着使命;有的人相对被动,但只要被激起热情,也能顺势而为、发光发热。有的人则燃而不起,消极应付,缺失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当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做“自燃型”,才为称职!
六要应具有足够的定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定力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1.坚定。坚定主要体现在理想、信仰、信念、意志方面,它是指执著坚守,不盲从,不浮躁,不动摇。只有政治清醒、立场坚定,才能明辨是非,把握方向,才能自觉防范利益集团的侵蚀,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2.镇定。镇定主要是指处变不惊,临危不乱。面对安逸舒适的环境不忘初心,身处恶劣艰苦的环境不改本色。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沉着应对;发生突发事件,冷静处置。唯有镇定方能从容,才能在锻炼和考验中经得起风浪,受得了挫折,守得住本心。3.淡定。淡定是定力的高等境界,主要是指面对各种诱惑和名利得失,内心保持平静与笃定,在浑浊中清秀。顺境时,在热烈中保持清醒,不骄不傲不急躁;逆境时,在躁动中坚守自持,不消沉不动摇,特别是当遭受误解、面对偏见时,仍能泰然处之,不受流言蜚语等外力的干扰。
二基层领导要会用人
当领导要有聚天下英才而为己用的胸怀,并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亲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繁重,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用好一大批思想解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同时有朝气、有活力、有才气、有激情的生龙活虎的干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择什么样的人才贯彻实施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结果往往大不一样。
1993年,我在大孟乡任党委书记,当时,我们乡有一个干部是畜牧专业毕业的,做其他工作他不行,但在养殖上却有一套独特的本领。我们就让他选择一个行政村,做示范带头作用。他到这个村后,他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在这个村搞起了庭院经济,家家户户修猪舍搞养殖。一年以后,该村成为全乡有名的养殖村,家家户户有盈利,当时有些村民靠养殖成为了村里的万元户,这种养殖经验便在全县推广。从原来包村区领导不愿意要的人,变成了大家争着聘请的好干部,这就是乡党委能够因人因才而用,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诚地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人才。”当基层领导在工作中不但要会用一般人才,还要在对待重点工作、重要任务、特殊情况时,选用特殊人才。什么是特殊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别人不能干,又干不成的事,而他能干成,并且还能干好不出事(如拆迁、征地、信访稳定、协调管理等等),并有一种“捏沙成团”的硬功夫,那他就是这方面的特殊人才。在非常时期,特殊情况下,要做到“英雄不问出处”,“能者为师”,别管他的文化水平、履历背景等等,只要有才,你就要尊重和重用他。如果当基层领导干部在用人上,不能够因人、因势、因时、因事、因才而用,有了中心工作任务,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努力,或只依靠一部分人去实施,那这项工作不可能很圆满地完成,只有发挥运用好大多数党员干部,和所有人才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三基层领导在工作中要会用心和用法
用心就是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俗话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善于用心考虑开展工作的人,总是把慎重选择工作方法放在首位,几番思量权衡利弊后,选择最佳方案把工作做好。好的工作方法可能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好的工作方法可能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方法不对,精力白费,甚至做些劳而无功、事与愿违的工作。比如:去年,我们有一个镇,在处理解决一个多年上访老户的问题上,工作方法就有些欠缺。这个上访户姓张,他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前几年自家开了一个代销点,村委有事经常到他那里赊账拿烟、酒。后来村支书、村长全下台了,他拿着村委的欠条找新的村支书要账,新支书给他的答复是:新班子不接旧账。从此,他就开始多次上访,诉求也由两万元增加到三万元。这次十九大期间,村里怕他再去北京上访,县里追究村里的责任,就找到了老张,把村委留下的二分林地给了他,以前村委赊欠的烟酒账一笔勾销,老张也同意接收了。村委用林地顶烟酒账的做法,引起了全村群众的不满,麻烦接踵而至,好些村民都去找村干部顶账闹事。镇里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样下去,不但该村今年应该调整的土地无法按时调整,还会引发群体性上访。镇包村干部和村委研究,从源头开始,把原来欠代销点的烟酒账核实后全部还清,收回村里划给他的二分林地。其他村民反映的欠账情况,村委查证落实后,以质论价酌情全部还清。就这么一件小事,镇、村干部足足折腾了两个多月,才算处理完毕,没有让事态发酵升级。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制定工作方案上,必须立足于本乡本土、本区域、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用心去研究,深入去探讨,决不能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造成多个问题的出现,按住一个葫芦,飘起一堆瓢。
四要基层领导工作思路要创新
“实践是理论之母,创新是发展之源”。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我们面临的时代条件、社会环境和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却需要实践,我们现在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需要开拓创新。如果现在用70年代的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用80年代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态度去对待群众,用90年代的思想观念去对待经济的发展,那将是固步自封,更将是举步维艰、一事无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再次强调:“经过先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前程伟大、前途光明,更需要目光坚毅头向前方,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创新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做为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要善于学习、领悟、总结,用新的理念去替换旧的理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条件下,为了使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淘汰自己不合时宜、不符合局势发展的旧理念。要经常思考自己头脑中哪些东西是已经被淘汰的,哪些东西是应该被淘汰的,哪些东西是将要被淘汰的,进而积极主动地自我革新,使头脑及时更新换代,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迅速融入发展的潮流。“事只有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只有去走才能开辟通途”。世间一切事情,只有大胆尝试,才能不断地推进创新,持续不断地破旧立新,才能不断地实现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创新就要先人一步、高人一筹,不怕艰难险阻,但创新有一定的风险,需要莫大的胆略。创新在方法、技巧、措施、手段等有些方面可能有悖于常规与原则,但却又是实现党的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我们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可以科学地有策略地去运用。错了可以整改,偏了立即纠正。如果我们在遇到重大项目的入驻、特殊情况的解决和紧急问题的处理时,还按部就班、按照以往慢条斯理地“手里掐着政策,桌上摆着文件”,思维仍然停留在一般认识水平上,稍有一点瑕疵,就搁置不前,不潜心去分析新矛盾新问题,去探讨新方法新路径,不能把创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势必会感到无新可创、无方法可生。
五基层领导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证明,我们的党有如一棵参天大树,之所以从一棵幼苗成长的顶天立地枝繁叶茂,不怕风吹雨打,是因为她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植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群众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对待群众工作,“心有多宽,工作平台就有多广”。
2017年3月,我们有一个街道办事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对一个3000多口人的大村进行拆迁。拆迁过程中,从始至终,办事处没有采取一项过硬的手段,没有一个干部说一句过激的言语,没有出现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也没有一户抵住不拆。群众在干部们的协助下,规规矩矩、顺顺当当地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节点,全部自觉地拆完了。他们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运用“五情、六与”法。
五情就是:干部亲自入户调查看真实;建感情,干部们与群众多次见面沟通。干部帮助群众渡过难关送真情。干群之间,以心换心,建友情;联亲情。干部还与村里的贫困户结亲帮扶联亲情。六与就是与群众围坐在一起促膝交谈,宣传政策。与群众亲切交流本村拆迁都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解决;与群众沟通协商特殊情况如何处理办法;与群众共同制定拆迁的方法和措施,时间等,与群众商定老弱、病残、孕妇等群体如何安置解决;与群众共同制定,新型社区建成后。全体干部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彰显出的为民情怀,在群众的心目中,迅速树立起了强大的公信力,从而转化为号召力,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响应上级号召,对拆迁没有意见,很快都达成了共识拆迁工作顺利推进。所以,我们当基层领导,要毫不含糊地自觉精准地抓住老百姓最盼、最想、最急、最忧的问题,“用眼睛看到真实,用耳朵听到真音”,“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要“身入”,更要“心至”,把存在的问题搞清摸透,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至此,我不禁让回忆起一篇名为《摧不垮的根据地》的文章中讲述的感人故事:1938年,冀中群众为使夜间行动的八路军不被日军发现,主动打死所有的狗,自此“行军百里无狗叫”。1947年,在运城攻坚作战中,得知部队需要木板,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几乎家家缷下门板送到前线,总数达到17万块之多。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全国发出捐献武器的号召,不到一年时间,国家就收到价值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的款项…。可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发展经济的根本路线。群众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智慧源泉,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六基层领导必须廉洁自律
我认为人生的最大缺点就是缺少“自律”,不能够认真地总结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严谨地管理自己。明知自己有了错误,不力求不再重蹈覆辙,反而得过且过,使自己的缺点、错误蔓延,结果铸成大错,一足失成千古恨,遗憾终生。
原省委级老虎白恩培,他面对镜头忏悔说:“我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出色的工作,39岁我就成为了延安地委书记,之后又历任多个重要领导岗位,副部级以上二十多年(正部级岗位十多年),随着职务慢慢提升,再加上环境影响,我的思想抛锚,走上了经济犯罪的道路不可自拔。”
我们县有这样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群众送他个绰号“王直正”,顾名思义:为人耿直,办事公正。他所在的行政村总共3200多口人,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他23岁就当上了村支书,一干就是40年,前几年才因病辞职不干。任职期间,他经历多次换届选举、群众推荐、任职考察,最终还是他继续当村支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村里的群众都拥护他,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他是个公正无私、一心为老百姓的好官。好到哪,群众举了几个典型例子:
一是不贪不占,廉洁奉公。他当上村支书以来,在村里的经济利益分配和上交任务摊派上,从不占国家、集体一分钱的光。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招商引资的风气就是,“酒桌上谈生意,筷头上出效益”。乡村办事跑项目基本上全靠吃喝送礼,上级也不反对。可“王直正”给群众办事、跑项目,全都是自报自销。有个小项目要落户村里,乡干部、技术员等来村里调研,不论大事小事全在他家吃喝招待,他从来没让村里给他报销过一分钱。自他当上村支书以后,直到他因病辞职不干,村委账户上没有一笔吃喝账。
二是以身作则,处事公正。90年代,凡是乡里分配给村里的生育指标,村里规划批的宅基地,他都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按群众讨论的意见分配,从不亲亲疏疏、掖掖芷芷。有几次,分给自己儿子的生育指标,他都让给了村里那些特殊情况的急需户,让儿子先缓一缓。本来村里讨论划给他家的宅基地,他也让给了那些等着盖房给儿子结婚的人家先盖。冬季的农村工作是打井配套,挖河排涝。当时有些村的规矩是,分挖河任务时先把村干部的去掉,有的甚至连村干部的家属也不分任务,可“王直正”不这样做,他坚持给自家的人一个都不少的全分了任务。他和群众同甘共苦,一锨一锨地挖,一天一天地干。
三是大公无私,为人厚道。“王直正”当村支书几十年,时刻都把集体财产当做自己的财产给予管护,在他心目中,群众的利益超出了自己家的利益,公家的事情大于自家事情。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事事处处先抱着吃亏,从不与国家、集体、他人争利益。”
从“王直正”的所作所为,我们地看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为官清廉的人生价值取向,他为什么能在群众心目中有这么高的威望,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和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做为基层领导干部,在有所作为的同时,要把握好各项政策、法律和原则。如何在这些明文规定的框架内更加便利地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拥有更大的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大胆创新,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责任担当,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情况中的新任务,新任务中的新课题。每一位基层领导干部都要时刻铭记,我们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谋利。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面向未来,坚定信念,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当好“领头雁”,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得精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