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四川

乡间企业唱大戏 扶贫助力谱新篇

核心提示:(本刊讯 通讯员刘明月)一个乡间黄酒小企业,一群朴实厚道的老农民,一个充满爱心的农家娃,在凭劳动致富,依祖传手艺,靠创新精神在偏乡僻壤用 尧宝黄酒这张纯生态,促健康的企业名片,不仅打造出了河南省优质黄酒行业的信誉,更为家乡百姓的脱贫致富,做

   (本刊讯  通讯员刘明月)一个乡间黄酒小企业,一群朴实厚道的老农民,一个充满爱心的农家娃,在凭劳动致富,依祖传手艺,靠创新精神在偏乡僻壤用“尧宝黄酒”这张纯生态,促健康的企业名片,不仅打造出了河南省优质黄酒行业的信誉,更为家乡百姓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企业的办厂宗旨不难看出,新野尧宝黄酒厂的经营理念不仅注重企业兴衰,更注重“大家”共同发展。在企业刚刚走上兴盛时期,党的扶贫号角刚刚吹响,尧宝黄酒企业董事长王小刚就在办公室的醒目位置设立了“扶贫助困接待处”,在酿酒发酵车间门口挂上了“扶贫车间”的门牌号。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王君荣和政府工作人员及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亲眼目睹,实地察看了解了王小刚董事长的扶贫实践活动。

    选“可怜娃”当工人。在龙潭尧宝黄酒厂初创时期,董事长王小刚就再三告诫负责选招的工作人员招“可怜娃”进厂,一来可以帮助他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更主要的是激发起凭劳动致富的自主意识,还能帮助其家庭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尧宝黄酒厂工人王首道因为父母离异从小跟着爷奶生活,人很聪明,就是性格内向,外出打工都没有盘缠钱,整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董事长王小刚在酒厂尚未建成就带上礼品,亲自瞧看了王首道的爷奶,主动聘请王首道到厂里来上班,一来可以照顾年迈的爷奶,二来也解决了家庭贫困的问题。王首道进厂后,勤奋好学,勤劳肯干,很快就掌握了黄酒基料发酵的独门技艺,得到了王小刚董事长的重用和信赖,月工资四千多元。时间不长不仅改变了家庭贫困的面貌,还在董事长爱人的帮助下与另一位也是贫困家庭的同村女孩姚喜莲喜结伉俪。王小刚董事长不仅亲自主持了他们的婚礼,还当场宣布招聘姚喜莲到尧宝黄酒厂化验车间上班。王首道的爷奶在两个孩子的婚礼上感激的欲叩头致谢“哎!这王老板啊,您可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呐!娃在门口上班,还娶了个漂亮媳妇,这大恩大德娃可要好好报答啊!”在尧宝黄酒厂上班的60多名工人中,占一多半工人来自于龙潭乡的贫困家庭,此举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方圆数里百姓的一直称赞。

    帮“贫困户”摘帽子。帮“贫困户”摘帽子是龙潭尧宝黄酒集团高效经营环节中的要件之一。自尧宝黄酒集团得到的“第一桶金”起,王小刚董事长每年的春节、重阳节等节日,不论咋忙,都要抽时间亲自带上礼品、现金到乡敬老院,贫困户家中慰问,给他们送去日常必须的棉衣棉被和粮油。在全体董事会上宣布的第一件决议就是:“从今往后,但凡龙潭乡贫困家庭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每个孩子我们无偿赞助一万元!特殊家庭二万元。”全乡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均可免费品尝10斤养生保健黄酒一壶。王小刚董事长说到办到,从公司的账面上可以看到,自2010年至今,公司已经资助贫困大学生26名,累计金额30多万元。信坡村贫困户王十三,虽然只有50多岁,但身体残疾,妻子是四川人,家庭生活十分艰难。唯一的希望是王十三夫妇还有一个靠政府和尧宝黄酒公司资助多年的高中毕业的儿子。为使这个家庭彻底摘掉“贫困”帽子,早日走上富裕之路。王小刚亲自将王十三的儿子送到河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承诺毕业后回企业上班。将王十三安排到厂里当门卫,经过多方努力又安排王十三的妻子到乡街道当了保洁工。一家人都在家门口上班,歇班时间他们还可以侍弄自家原有的四五亩责任田,这责任田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王小刚还协调乡政府扶贫办,彻底为王十三家翻建了新房屋,解除了全家人的后顾之忧。王十三全家人不仅有了新房,每个人都有了固定的收入,终于摆脱了贫困,看到了希望,开始迈上了小康大道。给贫困户劳动力找工作,给贫困户孩子找学上,给贫困户家庭买羊羔,给贫困户的孩子找媳妇……但凡是贫困户有需求的事,王小刚宁肯放下自己企业的关紧事,也要第一时间去给贫困的乡亲们办事,需要花钱的地方,王小刚毫不犹豫,乐此不疲。实在走不开了,就让妻子代劳,并且再三叮咛“一定办成啊!”。在王小刚和全家人的不断努力协助下,全乡受王小刚帮助的十几户人家很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加入到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

    带“一帮人”都致富。新野尧宝黄酒集团公司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贯秉承着“以生态优质为基,以养生保健为本,走淳朴百姓之路,靠勤劳发财致富。”的经营理念。“有活大家干!有钱大家赚!”“不挣昧心钱,不干坏良心事!”是尧宝公司的办厂宗旨。在尧宝黄酒公司的扶贫车间、走廊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句句真切实在的警示标语,也可以说是王小刚和尧宝黄酒公司的铮铮誓言。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逐步深入人心,王小刚的“帮人帮到底,送福送到家”的“扶贫思路”再一次弹高了调子。他多次跑到龙潭乡政府,找到乡党委高书记主动请缨上阵。经过多次商讨决定,全乡所有贫困户中,六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残弱人群,有王小刚资助,送进乡敬老院安度晚年。五十岁以下的青年男女,分类造册,一律由新野县尧宝黄酒公司牵头,但凡没有工作的全部有新野县黄酒协会负责安排工作,签订就业安置合同。没有就业资格的,该培训学习的送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习合格后就业上岗;没有工作能力的有政府和企业共担,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买来20多头种牛,200多只种羊和200多头仔猪,分散发放给哪些轻微失聪,残疾较轻,轻体力活动能够自理的贫困户。有些人,懒散惯了,牛都不会喂,王小刚用车子从厂里拉来糯米酒糟子,亲自动手,手把手教教他们怎样喂牛?如何放羊?怎样养猪?有些因病致贫的家庭,王小刚不仅赞助医疗费,还亲自用自家的私家车将病号送到县、市级医院问诊就医。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一丝不苟,不折不扣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决不让一户家庭重新致贫,决不让一个人没有饭吃。这是王小刚的扶贫决心,也是王小刚的切身实践。

    全国“见义勇为英模人物”王君荣、政府工作人员和几家媒体记者慕名来到新野县龙潭尧宝黄酒公司学习指导工作,龙潭乡党委政府给王小刚颁发了的“扶贫助力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亲眼见证了王小刚为扶贫工作所做出的一件件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激动地和酿酒工人师傅们攀谈交流。工人师傅们无不感激地说:“王经理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他对我们的帮扶,不仅给我个人指明了生活的方向,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啊”!

    王小刚则十分谦虚地告诉王君荣和随行人员:“为扶贫工作,我只是做了原本就应该做的事。很难得政府给了我这个扶贫助困的机会,大家生活在一个太阳下,有活大家干,有钱大家赚。你有钱了,总不能看着老亲老邻没饭吃是吧?我也是一名党员,党的号召就是我的职责。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是我的荣幸。”“我们原本就是一家人,大家都富裕了,党和国家都省心,我们在一起生活工作也舒心啊!”

                                                                                                       (编辑:齐树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