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盖得好好的一院房子闲着这么多年没人住,还得花钱保养。这下好了,我们农村的空房子也和城里的房子一样能挣钱了!”家住双桥区小井村的李瑞青老人高兴地说。
在大户的引领和带动下,小井村村民们借助薰衣草庄园和距离市区较近的旅游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发展起了10多家乡村特色民宿产业,在盘活旧宅上取得了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双桥区瞄准体量巨大的农村闲置住宅,充分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实施村企社共建,有效盘活闲置农宅,将闲置农宅转变为“资本”,并根据其不同的使用价值,衍生出若干多元化发展业态,以期让这些农村“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释放更多经济红利。
依托“沉睡”资源,以“共享”为目标,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双桥区委农工部在探索“三权分置”上先行一步,于近日组成调研组赴该区5个镇、52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形成闲置的农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城中村改造及项目建设回迁分房富余,或家庭人员减少或改扩建增加的富余造成的闲置;另一种是由于居住条件较恶劣,生产生活不便以及年轻人追求较好一点生活,或为下一代教育着想而搬离原村庄等原因生成的闲置。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要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有效实现形式。” 双桥区委农工部负责人田静表示,时下,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正在暴风骤雨般地改变的生活方式,将农民闲置的农宅与“城里人”“共享”是双桥区正在探索的路径。
所谓“共享”即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利用破旧、闲置的老房屋,经过翻修与艺术加工,打造成‘外朴内雅’极具乡村特色的精品院落,供游客居住体验田园生活、度假养生,还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以互联网为平台,与城市消费者对接,形成共赢局面。
“目前,除水库移民拆迁后货币安置的4个村外,全区共有闲置农宅约940余套,占全部农宅的3.4%,呈分散状存在。” 双桥区委农工部负责人田静表示,目前,已利用的闲置农宅占闲置农宅总数的15%。
“由于是从农民手中统一租赁到宅基地,所有权依然在农民手中,但是通过这种模式农民一方面可以实现租金增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为自家或周边农庄提供服务的方式获取工作收入。”田静说。
依托区位优势,以“共赢”为目标,多方拓展闲置农宅盘活路径
“作为农村的民宿就要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自己并不是普通的酒店或者客栈,也并不是所谓的‘农家乐’,而是属于农村的、民俗的、特色的民宿。”双峰寺镇小井村个体民宿经营户李晨颖说。
小井村通过近年来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根据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和当前民宿发展的热潮,小井村以薰衣草庄园为基础,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每年可迎接游客3万余人。
“基于此,我决定牵头注册民宿合作社,对老百姓的一些空置房、闲置房进行再利用,能增加老百姓收入,同时带动当地特色小吃、特色农产品等消费。我们要做承德市的民宿标杆,‘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把小井打造成‘玩得好、留得住、吃得香’为理念的特色民宿旅游专业村。” 李晨颖说,目前,小井村三道沟已有7、8户有意向加入合作社,结合已有15家个体民宿,将初具接团能力。
“通过统一组织发展农宅合作社是盘活闲置农宅的有效途径之一。”田静表示,双桥区作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的城市核心区,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个优势,将闲置农宅较多的20余个村统一组织起来,成立农宅合作社,引进合作者的社会资本发展特色民宿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
农民可以通过转让、租赁、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实现现代农业与美丽乡村同步发展,农民可迅速转贫致富,既可保证农民收益的最大化,促进了农民在本地就业,增加了收入渠道,同时,也满足了游客享受农家乐等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田静说,小井村通过成立农宅合作社,成为双桥区盘活闲置农宅的典型之一。
“初期投资200万元,未来逐年递增。目前,三至五年山貌规划图已经完成,首个餐厅、改造农宅将于明年五一正式‘亮相’。”陈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朱长军告诉记者,该村积极引进外商投资,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闲置农宅盘活和旅游乡村建设工作。
在陈家沟村,记者看到:一间小院,一棵老树,一张石凳,一杯香茗……传统的木桌木椅,古旧的雕花木制家具、石槽等让传统农家小屋风情凸显。
“借助该项目的稳步推进,陈家沟村在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将用城镇化的标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创建新的乡村生活服务体验综合体。不仅让游客,也让村民住在村里能感到更加舒心。” 朱长军说。
双桥区委农工部负责人田静告诉记者,目前,该区盘活闲置农宅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出租给本村以外的人发展;二是通过村民自发利用发展;三是通过统一组织发展农宅合作社、引进合作者形式。
“业态主要是开设农家乐或家庭旅馆、日租房、商业门店等。”田静说,开设农家乐或家庭旅馆较为典型的是老西营村老沟庄园、山神庙村、狮子沟村等;罗汉堂村(20余户)、殊像寺村(13户)等城中村改造村多为利用闲置回迁房开设日租房,小井村村民通过市区琦阳宾馆的带动自发形成了13家日租房及农家乐;老西营、三道河、双峰寺等村沿街繁华地段利用闲置农宅主要开设饭店、商业门店。其中,狮子沟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有10户村民以闲置回迁房入股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另90余户有意愿加入合作社,下一步将通过战略合作企业的资金投入开展特色民宿产业。
依托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让闲置农宅“盘活”之路越走越宽
政策支持,是闲置农宅盘活的最有力支撑。省农业厅、省农工办下发了《河北省省级精品农宅合作社建设标准》,明确了基本条件、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特色项目,要求入社农户不少于15户,农宅不少于15处。该区将按照该“标准”,探讨制定《双桥区大力发展农宅合作社实施意见》,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分工、保障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实施村企社共建,有效盘活闲置农宅。同时,根据成功经验和上级政策,积极加强组织引导,对比较有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城中村改造村回迁村民有闲置回迁房、规划保留未开发村有闲置农宅的村民组建农宅专业合作社,完成登记注册,制定合作社章程,对房屋所有权、使用权进行界定,明确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权、责、利界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大力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双桥区还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古韵热河——一座老城的回忆。”日前,普宁小镇项目正式签约。区委区政府和区直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将狮子沟村列为2017年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计划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农民回迁房的闲置房屋统一租赁,由一家经济实体统一经营,打造成具有承德特色的民宿作为村里主导产业。
“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个人等投资主体,采取‘公司(社会资本)+合作社+农户(农宅)’的经营模式,把农民闲置的房屋、土地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田静说,要实现闲置农宅盘活,能带来投资,能引来游客,就要由专业公司进行整体设计,风格协调,功能定位准确,按照各具特色乡村旅游经营方式,发展民俗旅游、休闲观光和农副产品销售等经营活动。
“下一步,双桥区将加强总结示范带动作用。”田静说,一方面,认真总结农宅合作社建设好的经验和典型,积极探索符合该区实际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报道。另一方面,组织相关镇村、部门赴市内外的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考察,为农宅合作社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促进该区农宅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