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资讯 > 视点

特色产业上台阶 田园处处是美景

核心提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习近平  

特色产业上台阶 田园处处是美景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习近平           

  哥哥陈泽申,中年丧子,儿媳改嫁,老伴也因病去世,独自带着小孙子,靠低保和几亩薄田撑着一个家;弟弟陈泽平,老伴右手残疾,前些年儿子因车祸离世,染上酗酒毛病——这老哥俩,戴上了贫困帽。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到陈泽平家详细察看住房和陈设,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通过扶贫手册看脱贫措施定了哪些、落实怎么样;在陈泽申家的小院与村民促膝长谈,关切地问起陈泽申的全年收入。

  “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两年多来,各级干部牢记总书记嘱托,压实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陈家兄弟和大湾村,出了许多新鲜事。

  算细账 搬新居

  “人家一趟趟跑,还不都是为了咱?”

  2018年寒冬,记者重访大湾村。雪花纷飞,掩不住大湾村里的新气象。

  沿途走来,反差感冲击眼球:这边,低矮的堂屋,破旧的屋檐,村民搬迁后留下的一幢幢土坯房,积雪重压下弱不禁风;相距仅百米的安置点,30多幢二层徽派小楼,粉墙黛瓦,积雪装点下,浑如一幅水墨画。陈泽申、陈泽平兄弟俩,如今就生活在这画里。

  走进房间,厨卫干净整洁,客厅里装了空调,卧室铺上了木地板。兄弟俩一盘算,老房宅基地腾退、扶贫搬迁补贴等款项,除了开支11万元新房成本,还结余2万多元。

  可即便这样的好事儿,起初陈泽申并不买账。2016年7月,大湾村民组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陈泽申明确拒绝:老房再破,却是住惯的农家小院,新楼房再好,没个养猪养鸡的地方不行。

  陈泽申的想法,在村里很有市场。但村民住房安全问题不解决,扶贫就是空谈。为此,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成了陈家兄弟院里的常客,尽管时常碰壁,仍隔三差五上门,说政策,算细账。

  老房本就狭小,再加上余静几番游说,陈泽平2017年初第一个搬了新家,还和余静一道做哥哥的工作。同时,党总支、村委会商议后在新居周边集中建起扶贫猪圈。

  一点一滴,陈泽申的心被焐热了,“人家一趟趟跑,还不都是为了咱?”2017年5月,“钉子户”陈泽申搬离老屋。目前,大湾村规划建设的大湾、方湾、基湾、中心村庄4处集中安置点,已有129户村民入住。

  两年多来,易地扶贫搬迁、环境整治、拆危改厕……每个项目、每项帮扶措施,都有一名村“两委”成员牵头。他们挨家挨户化解村民心结,推动工作开展。

  如今,站在陈家兄弟新居门口远眺,原先沿途遍布的牛栏、猪圈、旱厕等不见了,村路宽阔笔直,不时有车辆驶过,蜿蜒远去,处处田园美景。

  相互学 比着干

  “不能全靠国家,也要自己努力,早日脱贫!”

  心想能挣个五六千元便知足,谁承想,2016年仅养羊一项,陈泽申就挣了一万二。

  咋干得这么顺畅?这得感谢村里的老党员、养羊大户汪淤常。老汪给陈泽申提供种羊,免费做防疫,还帮着他销售。受益的不只是陈泽申,村里4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老汪这儿寄养400只羊,2018年底每户分红5000元。

  老汪说这得感谢党和政府。悄没声的,帮扶干部没少忙活,老汪要扩大养殖规模,他们不仅帮忙申请到30万元贷款,村集体还新建4幢羊舍,免费提供使用。

  “总书记讲‘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我们帮扶干部走家串户,压实目标责任,但绝不能‘单打独斗’。”花石乡党委书记王玉宝看得明白,“这叫政府促能人,大户带群众。”

  看哥哥挣了钱,陈泽平不甘落后,一心想着“比学赶超”。原先只在村子附近做架子工,2018年起他兼职搞副业,养了头大别山黑毛猪,地里种上天麻、茯苓、黄精,还常到村子周边的山上采摘野生猕猴桃、山核桃。

  “咱可向总书记拍过胸脯,‘不能全靠国家,也要自己努力,早日脱贫!’”陈泽平指着客厅正中摆放的脱贫光荣证,高兴得搂不住话匣。一旁,帮扶干部、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笑着揭他老底,“他呀,心里有小算盘!”

  原来,县里出台政策:凡贫困户当年销售农特产品达3000元以上的,奖补1000元钱,每多销售1000元,再奖补500元,奖补3000元封顶。何家枝介绍,扶贫靠产业,但不能党和政府“一头热”——一方面目标任务分解,每名帮扶干部每年要帮着贫困户至少完成2000元农产品销售;一方面上门宣讲做动员,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看陈泽平后来居上,陈泽申又坐不住了。2018年初,金寨县农委在大湾村茶厂搞六安瓜片制作“师带徒”培训,陈泽申主动报名参加,扳片、炒生锅、拉老火,练就一手炒茶技术。“炒茶每小时15块钱,旺季时俺每天能干9个小时!”

  2016年脱贫18户63人;2017年脱贫31户105人;2018年脱贫86户20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实现贫困村出列目标……两年多来,大湾村一年一个小目标,一年上一新台阶。

  干部帮扶到家,宣讲引导到位,“比学赶超”的氛围,激励着大湾村人迈向小康不停步。

  改陋习 树新风

  “将来村里发展了,还能少了咱的?”

  2018年国庆长假,来大湾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陈泽申支起小摊卖苦菜、笋干、茶叶等农特产品,没想到短短7天就卖了5000多元钱。

  在陈泽申的新居不远处,一幢幢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土坯房被整体保留,修旧如旧,开发旅游。陈泽申偶尔还会客串给旅游团讲解,讲讲这里的红色历史,说说总书记小院座谈的情景。

  过去满身酒气,如今干净利落。“游客来了,谁愿意跟醉汉说话?”陈泽平不要人说,主动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

  陈泽平的小变化,反映了乡风文明的大转变。“推动全村搞乡村旅游,面上是抓规划建设,但乡风面貌不改变,游客哪会来?”在王玉宝看来,帮扶任务分解,目标责任落实,要由点及面、由表及里。

  在村里的“振风超市”,每月底,村民可以凭当月劳动增收、卫生评比和文明家庭评选中的各类积分,到小店兑换洗衣粉、肥皂等日常用品。王玉宝说:“举措虽小,但背后提振乡风的用心不小。”

  2018年9月,市、县领导到大湾村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村民意见建议,打算在大湾村建设旅游接待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等,牵住乡村旅游的牛鼻子,让脱贫攻坚无缝衔接乡村振兴。

  干部引路谋长远,群众致富添信心。前不久,在大湾村大湾组新房安置点不远处的空地,一片规划110多间客房的民宿群开工建设。不巧的是,陈泽平上一年刚在这片地里种上黄精,可他二话没说就拔个干净,积极响应集体规划。

  “将来村里发展了,还能少了咱的?”陈泽平笑道。

 

  延伸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持续深化脱贫攻坚。以大别山区、皖北地区和行蓄洪区为主战场,以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为抓手,重点解决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欠账等突出问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推广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经营大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产业扶贫模式。注重稳定脱贫,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健康脱贫兜底保障和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政策。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用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