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四川

党建掌舵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本刊讯)4月1日,在南阳市西峡县产业集聚区,总投资5亿元的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8.23亿元的汉冶特钢高品质钢升级改造3500轧钢生产线项目等多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业强县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全县经济发展活力迸

   (本刊讯)4月1日,在南阳市西峡县产业集聚区,总投资5亿元的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8.23亿元的汉冶特钢高品质钢升级改造3500轧钢生产线项目等多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业强县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全县经济发展活力迸发。西峡县“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华彩绽放,各“两新”党组织依托中心开展活动16场,累计参加1560人次。

 

 

     西峡县委书记、县长周华锋说:“2018年,西峡县围绕党建引领,重抓重推‘两轮两翼’和‘九大专项’,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全年新签约项目32个,投资总额163.5亿元,合同引资额14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1.5亿元。”

 

 

非公党建让企业更强壮

 

      走进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洁净的厂房和现代化的车间令人眼前一亮。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非公有制党建工作联系点”,宛药公司党组织从1978年建厂同日成立了国有企业党支部,到1995年企业改制同日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委,党员人数从35名发展到330名,党建工作始终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也是西峡非公企业党建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西峡大地孕育而生,发展壮大。目前,该县拥有非公有制企业5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4家,社会组织66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为使非公企业党组织有效覆盖,西峡县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组织党工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构建以县委“统”、产业集聚区“聚”、乡镇“兜”、社区党建工作部“拢”的“上下联动、全域推进”的工作体系,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达242家,其中党委7家。

 

      着眼于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该县建成集展示交流、活动开展、人员培训、孵化培育“四位一体”的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非公有制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在推进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做的基础上,实现非公企业党建“量上增加、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高”的工作目标。

 

 

      西排公司党委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三有三无责任区”活动,即困难面前有党员、重点岗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无违纪。该公司设立的“党员技术攻关小组”,主持制订了4项铸造技术国家及行业标准,参与起草制订了33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59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荣获5项国家级新产品奖。

 

      为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去年以来,该县县委常委会先后8次召开会议研究企业党建工作,县委主要领导先后6次到企业专题调研,现场解决问题。

 

      据西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兴勇介绍,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去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265.2亿元,增长8.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2亿元,增长8.4%;税收占比73.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11%,居南阳市第一;工业税收9.74亿元,增长18.6%;工业用电量22.3亿度,增长52%。

 

 

 城市党建让生活更美好

 

      夜幕下的西峡县城时代广场和白羽公园灯光璀璨,人头攒动,节奏明快的音乐此起彼伏,跳舞健身、休闲娱乐的人们纷纷前往。

 

      “现在县城健身广场多、游园多,社会治理得好,在县城居住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舒心。”晚饭后经常到时代广场跳广场舞的紫金街道居民张大妈说。

 

      西峡县总人口4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0多万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异常火爆,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社会治理难度大,该县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方法。

 

       围绕“大党建、全服务”的工作理念,西峡县在城区的三个办事处推行了“党建+”五种治理模式,即,党建+阵地建设、党建+双创工作、党建+平安建设、党建+志愿服务、党建+群团组织,推进大党建格局建设,实现社区服务更加多元化、常态化、智慧化、精准化、开放化;结合网络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了“党建+互联网”活动,各党支部安装使用了“西峡县智慧党建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党员安装智慧党建APP,使党员日常学习和活动更加便捷。

 

      漫步于财富新城和帝景天城小区,卫生管理责任到人,处处干净整洁,弘扬新风正气的宣传版面触目皆是,广告宣传栏规范有序,绿地游园赏心悦目,环境美化、卫生净化、道路硬化、空地绿化、楼院亮化、物业规范化名不虚传。

 

      “推行‘党建+’模式,使社会治理实现了‘网格化’,推进了社区管理机制的创新、大平安大稳定格局的构建、和谐稳定环境的改善、信访稳定机制的创新,实现了城市品位的新提升、城市服务的新提升和城市管理的新提升。”该县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庞远说。

 

      西峡县城区三个办事处还定期对辖区网格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进行排查、检查和整治,对相关政策法规、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环保等知识进行入户宣传,并就社情民意、安全隐患、城市管理、治安等方面进行走访,共摸排出不稳定因素156条、安全隐患1109处,并做到了及时上报,及时化解和及时整改。

 

      深化“属地管理、全面覆盖、人技结合、问题兜底”的平安防范机制,广泛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协助县公安机关深挖涉黑涉恶线索,认真做好特殊群体人员的管控,组建了专职的巡防队伍,坚持对背街小巷进行全天候巡逻。

 

      “城市党建工作较好地促进了社会治理,也增强了党组织在扫黑除恶中的政治引领功能,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省前列。”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松林说。

 

 

农村党建助群众早脱贫

 

     “去年,我家山茱萸收入6000元、种香菇收入2万元、到户增收补助7500元,其他收入3000元,现在已顺利脱贫了。”在该县石界河镇通渠村南沟组,刚脱贫的贫困户马建明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收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石界河镇脱贫26户91人,贫困发生率由过去的12.8%降到1.92%,扶贫攻坚成效排在全县前列,这是我们凝聚合力抓党建的结果。”该镇党委书记黄磊说。

 

      石界河镇扶贫工作是西峡县抓农村党建促脱贫的一个缩影。

 

       该县去年全年共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26次;在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派驻84名驻村第一书记;实行县处级领导包乡联村、县直单位包村联组、驻村工作队包村联户、第一书记驻村、企业包贫困村“五项帮扶机制”;在圆满完成了村(社区)换届选举的基础上,深化村支书专职化管理,新命名表彰标兵村支书12人,红旗村支书19人,优秀村支书17人,根据年功晋位升级,年报酬最高可达4.8万元,支部书记待遇居全市第一;投入500万元改造提升了党群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全县299个村(社区)全部达到了规范要求。

 

      该县先后邀请中央财经大学张云起、中央党校曹海峰等5名专家作报告,累计发放资料1.8万余册,举办轮训班8期,实现全县科级干部培训全覆盖;举行党建工作点题述评160余人次,党建基础知识考试3000余人次。

 

      全年投入党建经费5000余万元,设立服务群众专项基金,多方筹资46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3200多户,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扶持集体经济项目127个。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西峡县扶贫办主任刘德林说:“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396户25660人,脱贫人口总数为6064户1797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2.01%,14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行走在西峡3454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上,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如火如荼,大家包扶贫攻坚、包重点项目、包骨干企业、包专项案件,抓实“两轮两翼”和“九大专项”,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