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四川

“四有”擦亮党员底色锻造时代先锋

核心提示:习总书记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队伍中无职党员数量多、分布广,加强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对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义重大。

    习总书记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队伍中无职党员数量多、分布广,加强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对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义重大。近年来,方城县以“四有”抓无职党员教育管理,促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努力锻造新时代先锋模范队伍。

 

 

 

教育为先 实现无职党员“无职有学”

 

      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有效路径,通过狠抓党校培训、创新培训手段、改进培训方法等方式,实现对无职党员教育培训的多重覆盖。一是加强党校培训。累计投入1.7亿元,高标准打造一个县委党校、17个乡镇(街道)党校、569个村(社区)党校,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党校全覆盖。每年围绕政治思想教育、时政方针、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等,对全县无职党员分期分批开展素能培训,确保每一名无职党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党校集中培训。在培训形式上,采取“领导+课堂”、“党校+基地”、“支部+公司”、“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培训,真正让无职党员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着,确保培训效果。二是创新培训手段。灵活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建立“网上党校”、“微信党校”“网络课堂”,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组织无职党员上网学习、在线培训;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QQ群、微信群,安排专人管理,上传学习资料、组织话题讨论,以无职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同时,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结对帮学等。三是改进培训方法。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典型示范、巡回宣讲、流动课堂等活动,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教育培训新途径。每月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为无职党员讲党课,围绕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解疑释惑。县委书记带头,先后16次为支部书记讲党课,全县每年对无职党员教育培训超过40万人次,通过构建大培训格局,已有近万名无职党员成为致富能手,532名无职党员当选为村级干部,2000余名无职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

 

 

制度为纲 实现无职党员“无职有位”

 

      在农村(社区)党组织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增强无职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完善党内通报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健全民主议事制度,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选举权;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党员的监督权。2018年换届选举以来,近1000名无职党员当选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实现对村“两委”执行上级决策、村务党务公开、财务管理、资产资源管理、重大事项、村干部效能作风等事项的有效监督,作用发挥明显。同时,村级重大事务全部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充分调动无职党员参政议政积极性,在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村级事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事务中,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广大无职党员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出合理化建议6840余条,有效推动了村级事业的健康发展。以“三亮三评”活动为载体,在农村(社区)党支部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通过群众评议监督、评议结果公示,调动无职党员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认真参加党的组织活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无职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氛围日渐浓厚。

 

 

平台为基 实现无职党员“无职有为”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牢固,党才有战斗力。一是“四个一”活动有作为。结合一编三定工作法,在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四个一”(即想一想,帮助群众知党情;看一看,引导群众感党恩;比一比,争当先进跟党走;问一问,关怀群众聚党心)活动,引导帮助群众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村(社区)设置政策宣传岗、矛盾调解岗、困难帮扶岗等岗位,广大无职党员主动通过认领岗位,成为党在基层的政策“宣传员”、村级矛盾“调解员”、事业发展“参谋员”、致富带富“示范员”、扶贫帮困“服务员”。2018年,全县无职党员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德孝文化等1000余次;帮助化解邻里矛盾800余件;带动50000余名群众走上致富兴家之路。二是“我爱我家·清洁家园”行动展风采。在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持续开展“我爱我家·清洁家园”行动,利用每月8号党员活动日,以农村(社区)党支部为单位,组织无职党员参加义务清洁服务活动。集中清扫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活动场所、村内主干道;集中清理沟塘河道、垃圾堆放点、卫生死角;分包独居孤寡老人、贫困伤残人员,对其住所、庭院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理打扫。至目前,已开展活动累计20余次,参与党员30万人次,带动群众13万人次。

 

 

实效为本 实现无职党员“无职有成”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特别是广大农村无职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带头发展、带动发展。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全县无职党员通过“一对一”分包、“点对点”帮助的形式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贫困户提升户容户貌,为贫困户推荐扶贫项目。目前,全县结成帮扶对子7200个,提供致富信息6200多条,帮助扶持210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摘掉贫困帽子。二是促进环境整治。全县569个村(社区)组建无职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清理房前屋后陈旧堆积物和垃圾杂草等2万多处,动员亲戚邻里阻止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等行为6000余次,以实际行动补齐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短板。三是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全县无职党员累计争取招商引资项目50余个,外出务工创业无职党员捐助资金2000余万元,有效助推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2018年“七一”期间,方城县委授予100名无职党员“新时代先锋党员”荣誉称号。

 

 

方城县凤瑞街道:三项措施力促无职党员有责有为

 

    无职党员是社区党员队伍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为健全无职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凤瑞街道通过三项措施,积极引导无职党员发挥带头作用,让无职党员有责有为。

 

    亮身份树形象,发挥“排头兵”作用。通过设置党员形象公示栏、党员形象监督台等形式,把“隐身”、“潜水”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增强广大无职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创新活动载体,发挥“活化剂”作用。充分发挥骨干老党员的宣传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健身舞蹈等文体活动,带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推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不定期进行计生、综治等方面的宣传,为无职位想作为的党员搭建成长锻炼、奉献社会的平台。

 

    搭建应急平台,发挥“警报器”作用。各村街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服务队”,遇到防洪、防涝、防火等突击性工作任务时,无职党员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冲上去。结合清明安全文明祭祀工作,组织部分党员担任义务巡逻员,引导文明祭祖,加强对烧纸钱、焚祭品等活动的劝阻引导,让无职党员在服务中得到认可和肯定,提升了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

 

 

无职党员王玉印:游子行千里 不忘故土情

 

    王玉印是方城县杨集镇的一名无职党员,多年商海沉浮后成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时时心念故乡,频频返乡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2018年6月开始,他在老家杨集镇先后创建了36个“玉印扶贫服务站”,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他所有农户为对象,通过将贫困群众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技能培训、科技扶贫等各方面需要帮扶的具体项目放入“超市”,为他们提供生活用品、图书阅览、科普知识、心理咨询、爱心捐赠、就业提供等服务。目前,王玉印已累计为贫困群众捐助扶贫物资价值60万元,惠及贫困户1193户,2283人。

 

    针对家乡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出钱出力,却从不张扬留名。在各类扶贫助学,捐建教学楼以及对学校危旧房屋进行改造等教育设施建设上;在建桥修路、公益捐赠、捐款救灾等各种慈善活动中,到处都有王玉印先生忙碌的身影,二十年间,累计慈善投入达几千万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习总书记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队伍中无职党员数量多、分布广,加强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对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义重大。近年来,方城县以“四有”抓无职党员教育管理,促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努力锻造新时代先锋模范队伍。

 

 

无职党员石义栓:木瓜种植的致富带头人

 

    石义栓是方城县柳河镇段庄村的无职党员,10多年来自己种植180亩木瓜园,又伴着柳河木瓜跑遍了大半中国,在真切品味柳河木瓜醉人芳香的同时,也鼓起了乡邻的钱包,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起了一名新时代先锋党员的高大形象。

 

    1997年秋天,石义栓用半布袋木瓜从药店换回了40元钱,算下来一亩地是种麦效益的5倍以上。于是,他把自己及承包的180亩坡地全部种上了木瓜,又开始育木瓜苗供全村农户栽种。由于段庄木瓜药性足,常有客商慕名而来。2003年“非典”期间,亳州药商以5元一斤的价格收购,由于信息不灵,当时广州市场的木瓜已涨到了每斤20元。

 

    随着木瓜果市场疲软,粮食价格逐年走高,许多农户又想毁了木瓜种庄稼,石义栓掏空家底给群众保住木瓜园。果然,不久木瓜市场行情好转,村里群众开始大规模种植,段庄村的木瓜树发展到了3800亩,全村拥有千棵以上的农户就有120多户,价值10万元以上的木瓜园有20多户,挂果木瓜亩均综合效益达3000元以上。石义栓作为全镇第一批木瓜经纪人,与北京、山东、浙江、福建等地的客商建立了长期固定的供货关系,全村木瓜果、木瓜树年销售额达200万元,木瓜树成了段庄村群众的摇钱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