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合作社领航人的行与思
——南阳(鸭河工区)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宗峰的探索之路
本刊河南讯(记者 武涛 王新)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土地流转,规模化规范化经营,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初见成效,大规模的农村合作社的成立,抓住了国家的政策红利,使土地得以高效利用,无疑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遇到了挑战,如何使这么庞大的队伍充满生机,切实让合作社建一个成功一个,达到预期目的,也是目前各级政府值得深度考虑与探索的问题,为此,笔者走访了南阳市{鸭河工区}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宗峰理事长
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座落于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整个合作社规划园区山青水秀、山水布局优越、地形空间丰富,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普、种植、养殖、旅游休闲、地域文化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依托南阳市鸭河工区的自然条件及地域资源,合理规划山水景观,形成集观光、生产、休闲、采摘、旅游、教育于一体的合作观光型农业生态园,总占地面积3400余亩。
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从宏观上把整个园区分为五大区域,构成园区的景观主体。兴达合作社生态园区贯穿整个项目所在地,依山势、水势而建,将种植养殖区、观赏区、文化教育区、休闲区、加工区五大功能区有机结合在一起。本生态园区的开发将采用整体规划化、分期开发、逐步完善的形式,将整个生态园建设分两部分实施。
1、重点建设基础设施:(1)按空间区划为种植养殖区、观赏区、各主题园等,并进行具体分区;(2)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农舍及小规模接待区;(3)修建变电站,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4)建设滴灌喷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5)修建小型会议中心;(6)修建游览主干道、生态人行道、休闲步道、园桥。(7)开挖水道,引水源入园区。(8)修建各园区护岸工程
2、休闲娱乐部分:兴建集地域文化、餐饮、垂钓、休闲、烧烤、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度假旅游业。
3、具体建设内容生态园主要包括建设党史军史教育基地6亩,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40亩,传统农耕文化21亩,拓展训练基地95亩;五彩麦田137亩,有机桃种植660亩,有机杏30亩,有机葡萄7.5亩,有机苹果12亩,有机梨19亩,有机石榴142亩,有机杂果200亩,红仁花生30亩,有机柿子330亩;农产品深加工厂26亩,日光温室大棚31亩,保鲜库15亩,无害化生态养猪场15亩,生态养鸡场6亩,仓储60亩,农家宾馆90亩;红枫观赏120亩,花卉观赏15亩,中药材60亩,腊梅63亩等。
园区采用生态沟模式,实现种养循环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组成,建设投资36000万元;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项目总投资为35000万元。
南阳市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南阳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西峡老界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截止2015年南阳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80余处,不同专题的博物院馆16处,文物藏品达10万余件。世界地质。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地理位置,气候宜人,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许平南襄、沪陕高速公路两个“十字”形重要通道为市域城镇与产业发展轴。南阳飞机场是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初步形成了以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网络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十二五”的五年间,南阳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00平方公里增至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00万增至185.96万,迈入大城市行列;南阳机场开通航线增至13条,郑渝高铁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通过承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2019年五月有成功召开了世界洲际月季博览会,坚定了南阳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步伐!中心城区软硬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赢得了“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南阳{鸭河工区}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皇路店供销社参股并由3000余户社员入社参与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社自2009年2月建立以来,在鸭河工区党工委及皇路店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以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目标,以推广农业新科技为手段,带领周边广大农民走科技致富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实现了农民大幅度的增收,集体经济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并且成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本社位于美丽的鸭河库畔。石人山、五朵峰的山泉汇集在鸭河水库,灌溉了南阳市广袤的良田。鸭河水库同时也是南水北调的储存水源,该区风景极佳、生态环境优良、麦饭石土壤遍布的皇路店镇。该镇因汉光武大帝刘秀被王莽追赶路过此地而得名,也曾留下很多的传奇故事和遗址,同时皇路店镇历史以来就有种植优质果蔬和珍稀花木的传统习惯,也是全国出名的优质花生产业基地和集散地。这也给发展无公害农作物提供了优质的自然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人们向往回归自然,向往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森林,清幽雅致的环境,生态的人居。同时也希望能品尝到绿色无污染的绿色食物;让身体在环境污染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在大自然环境中受到洗礼和净化;让烦躁的心平静安详。皇路店镇是南阳市的一部分,人文景观丰富、地理优势突显,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就是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兴达市农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兴达生态农业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总体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分步实施,功能逐步配套完善的原则,计划通过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以核心园区为主体来带动其余相关功能区的建设,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边建设、边生产、边收益,并实现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目的。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南阳兴达无公害果蔬生态园生态观光农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并且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2、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2、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3、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因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优惠。城市周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2008年3月,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高级农艺师李宗峰的倡导下,由多数农民参股开始运营建社,选址就在皇路店镇杨寨村,建社初期以两种土地流转形式为主导:
一是把农民手中的闲置土地种撂荒土地通过出租形式租过来使用。二是愿意入社农民带地参股经营。建社的第一年,本社就流转土地500亩。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本社首先确定发展绿色产业,通过种植水上蔬菜一一中华雪莲和培育“召花2号”花生种子,一举获得成功。2009年2月本社在南召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入社社员也达到300余人。2009年9月该社入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专业合作社,2010年2月8日,该社被南阳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南阳市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0年11月26日本社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河南省省级示范社。由于该社始终坚持“以科技为龙头、以环保无公害为宗旨”,重质量守信誉,2010年10月21日国家商标总局批准了该社注册的“俪谷清泉”商标。2010年12月16日,河南电视台采访后,又获得了“特色产业种植基地,诚信服务三农”的荣誉证书,并做了电视报导。2011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该社注册资金4080万元,合作社设两会五部:理事会、监事会和财务部、技术服务部、销售部;农资推广部和科技开发部。管理人员12人,员工50余人,合作社有现代化的办公场地及社员娱乐场所,种植结构分三大类,优质水果业、珍稀花木和“召花二号”花生种子培育、提纯示范基地和大田农作物。该社把马克思到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做为理论基础,坚持科学发展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整合农村闲散土地资源,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绿色生态植被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把“科技发展荒坡变果山、绿色生态乡村成花园”做为奋斗目标。目前,合作社土地规模已经由创建时的500亩扩大到3400余亩,并带动周边3000余户社员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既维护了社员的利益,又促进了社员的增产增收,提高了社员生活质量和水平,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几年来合作社通过科学平整,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中油16蜜桃、长寿红杏、皇冠梨、甜春雪桃、圣仙13特大桃及黄玉兰、红玉兰、紫玉兰、红叶石楠、桂花、银杏”等名贵珍稀花木300余亩,经过合理调配,绿色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农业已初规模,合作社亲自培育,推广示范的“召花2号”花生种子由于抗病、抗旱,增产优势大而被广大社员们认可,被带动的周边群众今年纷纷申请要求种植“召花二号”花生品种,其规模已达万亩,且仍在年年扩大。2016年7月份,皇路店镇党委根据该社发展情况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批复本社建立“两新”党支部,理事长、市劳动模范李宗峰同志当选为党支部书记,现在该社在理事长、支部书记李宗峰同志带领下全体社员都树立了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和途径而努力奋斗。
该社自建社以来,始终坚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带领农民和贫困户“共同富裕”的伟大使命,以科技为依托,以服务“三农”为手段,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收益率,走出了一条多途径、深层次的土地流转道路。于2016年被授予“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脱贫致富领头人李宗峰分别荣获“南阳市劳动模范”、“河南省产业扶贫贡献奖”、“南阳市‘十佳’移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南阳市“都市生态农业先进个人”,“南阳最美农业人”等荣誉。2018年,总资产达到5067万元,农业总收入达到2877万元。
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与他们坚持不懈,努力探索是分不开的,他们深知“想,永远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要把缜密的思路用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于行动。他们的做法是:
一、多途径整合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深刻认识到,以家庭为主体的小块土地生产,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普及。小块土地分散经营面临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展开工作,先进的农业科技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等问题,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非常脆弱。为此,合作社成立后就从大面积整合农村坡荒地和闲置的撂荒地入手,多层次进行土地整合,实施土地的规模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1、股份合作。2009年建社时,李宗峰组织十户农民,共集中土地200余亩,制订了合作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办起了“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合作社的健康运行和发展,不断有农民带土地自愿入股进入合作社。现在,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形式的社员共有113户,流转土地3400余亩。合作社每年对这部分入股土地的股金按每亩400---500元标准,用人民币结算。另外根据合作社经营情况,规定合作社每年从总收入中提取1 %用于入股社员分红。
2、通过租赁的方法整合农民闲置撂荒土地。合作社建立后,通过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决定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把整合土地作为合作社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重点。为此,首先从整合周边的坡荒地和闲置撂荒地入手,通过和土地承包农户协商,签订租赁协议,以每亩500 元租赁费,流转土地近3000亩。现在这部分土地已经开发成为合作社的林果基地。
3、以科技促发展,吸引当地种植大户组成联合体。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收益,合作社在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业的基础上,注重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建设,2016年筹资200万元,创办了果酒厂,千方百计拉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成功地解决了盛果期果品积压,致使果品腐烂变质,给合作社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难题。随着果酒厂的投产,也带动解决了困扰合作社周边十几个乡镇果木种植大户的这个难题,帮助他们实现了果品的保值和增值,他们的做法也赢得了这些种植大户的信赖。去年有10几个种植大户主动提出加入合作社,经股东大会通过,目前已有9个体种植户携1327亩果园,加入了合作社。这些新入会的大户社员,承诺严格按照合作社的要求,使用“俪谷清泉”的商标 ,坚定不移的走绿色产业道路,共同发展生态农业。
4、该社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周边农户一道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为农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及今后创建无公害生态农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皇路店镇是豫西南最大的花生产品集散地,年交易量达到2亿公斤。花生的种植和加工已经成为我们镇及周边地区农民的支柱产业和收入的重要来源。合作社社也在实践中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丰富花生种植经验的技术骨干。为了进一步壮大本地区这一支柱产业,合作社组建了一支融技术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周边农村进行花生科学种植与管理的技术服务。向广大农户普及绿色种植的管理知识,从这一支柱产业的源头抓起,相信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该这个地区的花生产品,将会实现从种植、管理、加工到走向市场,全程达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创出合作社让市场和用户放心的绿色品牌商品,引导农户坚定不移的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目前,他们开展技术服务的农户已经有2000余户,土地有6000余亩。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以技术服务方式而实现的农业规模种植和管理的模式,也应该属于新的土地“流转”方法吧。
二、注重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改造和指导农业的发展建社以来,他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做到:
1、于2015年创办了由高级农艺师姬海山主持的农业科研所,结合合作社林果业发生的对果树有毁灭性伤害的常见病—果树流胶病,开展深入研究。于2018年研制成功了新型实用的防治办法,该办法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2、为了解决果品盛果期储存量大,保鲜时间较短,易于腐烂变质而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问题。合作社以科研所为主导,成功研发了葡萄、鲜桃等果品制酒工艺技术,投入使用后,有效提升了合作社的深加工能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果品储存的难题。避免了每年因果品腐烂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科研所按照社里要求,结合该社的土壤实际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土壤盐碱度的调查和科研,研制成功了可以有效调整土壤盐碱度的缓释剂,试用后效果明显,能够全面改善当地土地质量,提高农作物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三、分类指导 带领农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合作社一直把带领贫困社员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结合贫困家庭社员的技能和实际情况,优先安排一名劳动力到合作社就业,保证这些农户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这些农户每年增加的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有效缓解了这些农户的生活困难。对那些较为特殊的困难农户,合作社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方法,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如:社员王福山,妻子瘫痪在床多年,是一个典型的特困户,合作社在优先安排他到合作社务工的同时,发现他们家具有种植果树的条件,就安排技术人员,指导他在房前屋后种植香梨100余棵,仅此一项,现在每年收入就达2万元。他们家也成为合作社通过技术和产业帮扶摆脱贫困的典范。经过努力,近年来合作社已经成功带动27个贫困户摆脱了贫困,为20多户移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由于这项工作成效突出,合作社荣获“河南省2017年产业扶贫贡献奖”。
他们的 体会是:
1、土地流转使我们社实现了土地的集中使用和规模发展。使合作社农业生产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实施达到了统一,为大型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2、土地流转后,由于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使农业科技的大面积普及和推广成为现实。可以说,如果没有实施土地流转,仍然采取原来的分散经营方法,就不可能催生合作社的农科所,合作社研发的几项实用的科技成果就不可能得到开发应用。
3、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不打破农业小块经营的制约,就难以实现建设生态农业的目标。4、合作社利用产业和技术帮扶贫困户的方式,也成为政府扶贫工作的新途径。
- 他们的建议是: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现行的政策,资金渠道闭塞,普遍受资金紧缺的制约,基础设施的薄弱,靠天吃饭历史难以改变,大旱之年无法保证收益,难以实现长足发展。建议上级部门制订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开辟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渠道,给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资金、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
- 他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有各级各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农民专业社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高科技与农业、现代企业与传统农户经营相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在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上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生态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成为政府在产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责任编辑 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