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文化 > 文学

征文 父母的盼头和老屋的变迁

核心提示: 父母的盼头和老屋的变迁

父母的盼头和老屋的变迁

十多年前,九十多岁,时年尚健在的卖菜太婆,是当地乡下出名的接生婆,她老人家告诉了我,关于我初出生时的堂景。



1978年深秋时节的湘中,在哪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迎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徐徐拉开的改革开放的帷幕,我带着难得的婴儿肥,以一阵啼哭,宣告自己正式来到了这个正待花开的大千世界。

是时,大姐五岁不到,二姐三岁不到,父亲开心的合不拢嘴,兴奋的从杂屋间,一路牵牵落络,抱进来一捆晒得金黄金黄的干稻草,直接在简陋的小屋产床前,点起了一堆“草火”,温热的火光驱散了深秋的寒气,原本哭声惊邻的我,居然停止了折腾,露出来了一脸的享受,刚刚缓过气的母亲,终于露出了一脸的宽慰。

在那个年代,对于前二胎都是女儿的母亲来说,怀胎十月,是一路压在母亲心头的巨石,晚上做梦都盼着生个崽。民间传闻,孕妇晚上做梦梦见蛇,会生崽,结果母亲一次梦见二条,一条瘦黑的黑蛇,一条肥胖的花蛇,母亲被那条花蛇咬住,死活不松口,年青的母亲在满头大汗中惊吓而醒,不过月余便产下了我,心头的石头总算完美落地。

我的出世,在那个苦涩的年代,为二位年幼的姐姐带来了欢心和好奇。快五岁的大姐,看到这么个又白又胖的弟弟,开心的上蹦下跳,二岁多的二姐,瞄了我一眼,吓得一转身,直呼“妈妈生了一个怪物”,把产后虚弱的母亲逗得忍禁不住。这一刻,母亲和父亲的心田似乎绽开了希望,喜气充塞了整间小屋,驱散了匮乏和苦涩,蔓延到整个小村落。

小屋,是集体手里分的一间砖瓦房,居于小村落的地理中心,在这个方圆不过200米的村落,我以一阵出世的嘹亮啼哭,打破了整个村落的宁静。

长孙出世,住在屋对门黑婆咀,年不过五十岁,时任大队干部的公公和阿婆自然是满心欢喜,闻讯奔来。简陋的小屋里,挤满了热心的上下邻属。数里之外,瓦子坪杨柳湾老屋冲的外公,复职不久的喻溯安老先生,提着积攒的一篮子鸡蛋,爬垄过坳而来,前面已经收获了二个外孙、五个孙子和三个外孙女的老人家,初见我这个带把的老八时,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心喜悦,绽放出一脸的慈爱。而我,则在喜气喧嚣下,旁若无人,充耳不闻的偎依在母亲的怀抱,惬意酣睡,竟不急于睁开那双好奇的眼睛,打量打量一下这喜气的堂面和自己出生的这间小屋。

小屋,集合了这个家庭生活起居近乎所有的功能,里面有一张父亲自己拼接的大铺,铺上有母亲随嫁的被褥,被褥下垫上了厚厚的干稻草,屏蔽了湘中十月的寒意,被窝里溢滿了温馨,一件母亲随嫁的木柜摆放在床铺的一头,门边角落,是父亲用砖土堆砌的炉灶和火塘,那是父亲和母亲组建的爱窝。

随着二个姐姐和我的到来,集体手里分得的小屋,空间更显局促。然而,改革开放的帷幕已然拉开,这是一个即将喷薄发展的年代,一个新生的五口之家正蓄势待发。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代表开会,签字画押,决议分田到户,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随着分田到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富余劳力便开始谋取副业,农民收入开始步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一遍大好。

心里有了盼头,年富力壮的父亲和母亲,便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劳作,白天,田里土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干劲十足,热火朝天,不知疲倦,晚上继续挑灯,以编织渔网为副业。渔网的业务,是公公王长茂老先生,从省城长沙接回来的业务,公公早年在省城做过捞布厂的厂长,颇得人心,虽然后来下放回乡做了个大队干部,但是他老在省城的朋友关系却数十年不断,从最初的编织渔网,到后来的回收废旧金属,都受益于此。随着农村政策的放开,通过几年的劳作,父亲和母亲手头便有了一点积蓄,开始筹划着建造一座真正属于他们的新屋。

在我二三岁的时候,父亲请了前清秀才王炳勋太公的崽,我的远房叔公,当地有名的地仙,在距村落不过百米的一个山坳里看好了屋场。父亲和母亲,便起早贪黑,劈山填壑,肩挑手搬,自制土砖,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屋场地基,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住房。用现代商品房的概念,这是一栋二房一厅,一厨一卫,带杂屋的经典二厢土砖青瓦平房,屋后靠着一座小山头,屋前有一小山塘,左右山坡护守,也算得一块上风上水的屋堂。屋前的小山塘,周长不及50米,却是儿时的泳池,或许是自幼受限于山塘的小,以致我那狗爬式至今游不过100米距离。童年,除了我在益阳亲人家寄养了一段时间以外,我和二个姐姐在这栋土砖平房屋里,渡过了清贫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随着新屋的落成,父亲开始安心外出谋生,母亲便在屋里操持家务,带养子女,农忙时节,父亲必如期归来,加以操持。如此,夫唱妇随,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进一步开放,靠着公公在省城的关系,父亲和公公开始了在省城回收废旧金属的营生,因为父亲吃得苦,耐得烦,废旧金属回收生意越做越好,量大时,甚至直接发货湘钢、涟钢,日子开始红火起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经过父母近十年的勤劳发显,家里收入开始富余,积累了一笔资金,同时,随着我们三姊妹见大,原来的二厢土砖房明显不够用了,如是,父母开始筹划建一栋二层楼房,这在当时,在我们那个发展比较落后的乡里,还算得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那是村落及周边第一栋正儿八经的二层楼房。

年青力盛的父母,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从自制红砖、预制板,拆除老屋,到在原址上新屋落成,装修入住,前后不出一年。是年,住在二层的新屋里,迎来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上台。也是在这栋老式二层的新屋里,迎来了属于父母的荣光,村镇二级政府部门,相继颁发的五好家庭,双文明户,万元户的牌照和匾额,分别挂在了新屋大门上方的中央和堂屋墙壁的上方。

如今,转眼已是2019年,新时代更有新变化。2005年10月,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任上,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2013年,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蓝图。

自此,美丽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铺开。我的家乡宁乡县,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以何叔衡为首在中国革命史上名震三湘的“宁乡四髯”谢绝哉、姜梦周、王凌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共同故乡,正式被中央批准成为了宁乡市。


籍此东风,在宁乡市新一届党政领导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美丽新宁乡建设美丽新农村,在楚沩大地,如火添荼的推进。宁乡文联的赞歌,在宁乡市这片红色热土的上空唱响,诗散文协会的采风,情怀激荡的九章,再次点燃了星火,红色基因的传承在楚沩大地的上空,再次喷发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在建设美丽新宁乡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下,生机蓬勃。宁乡市的农村路网全面硬化美化,农村掀起了新的一波自建住房高潮,新式洋房、别墅,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而我的父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建的二层老式楼房,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整整三十个春秋,见证了改革开放辉煌三十年的乡村巨变,三十年的风雨,在她依旧健硕的墙体,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年代印记。已逾花甲,奔向古稀之年的父亲和母亲,看着上下邻属家新建的小洋房和别墅,便急不可耐的想着筹建第三代住房。

2018年上半年伊始,经老父一手操持,在老屋前面的闲置地,请挖土机开挖了新的屋场,申报了宅基地,再次请了我那个远房叔公,看了屋堂方位。2019年开春正式破土动工,在建筑师傅和上下邻属的帮衬下,前后不到半年时间,新房的主体已然落成,静待后面的装修和后期院落的规划,一切都在老父的操持下有序推进……

建军92周年,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我有幸和改革开放同龄,见证了40年来,中华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更切身经历了沿海和家乡城镇、山村,改头换面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跟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时代的发展,正如这老屋的变迁,日新月异,物焕新颜。祝愿祖国,在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作者简介:

王克愍,本名:王世雄,湖南省宁乡市人,现供职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某控股企业,系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