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山东

今年菜博会,我们来网约!

核心提示:今年菜博会,我们来网约 本社寿光讯(记者宋文华,通讯员张瑞丽)第21届菜博会将于4月20日开幕,首推“云逛会”模式 同期举办首届“国际种博会” 相约绿色硅谷,共享菜博盛宴。万众瞩目中,第21届菜博会将于4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菜博会主展区总面积45万

    寿光讯(记者  宋文华  通讯员  张瑞丽)第21届菜博会将于4月20日开幕,首推“云逛会”模式 同期举办首届“国际种博会” 相约绿色硅谷,共享菜博盛宴。万众瞩目中,第21届菜博会将于4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菜博会主展区总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16.5万平方米,设有十二个展馆及优质蔬菜品种展示区、蔬菜博物馆等,全面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同期,在寿光蔬菜小镇将举办2020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与往届盛会不同的是,本届菜博会各展馆暂不对外开放,创新打造“云逛会”模式,从开幕式场景到各展馆游览,将在山东电视台、今日头条、抖音、新华社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广大游客可通过网络观赏盛会风采。   
一步一景,品菜乡绿韵浸润之美   
    走进三号馆,一株株奇景异树让人眼前一亮,月牙泉、火焰山、玉门关、非洲部落……如临其境;仿真驼吼、象哮、斑马鸣……栩栩如生,尽展丝绸之路沿途地域风貌的神奇与壮观,让游客饱赏大漠绿韵,塞外风情;刚迈进四号馆,一股清新的花果香扑面袭来,蛋黄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嫩黄的柠檬果儿垂在枝间,沉甸甸的香蕉串把树干压弯了腰。   
    五号馆内,沿南侧向馆内行进,一个个蔬菜景观掩映在蔬菜廊架之间,人物造型立体生动,举手投足间向人们讲述着“寓言故事”,特别是以“寿光模式”与中医文化为题材的30多个景观坐落其中。七号馆内,各式各样的立体栽培模式首先映入眼帘,有的蔬菜长在盘中,错层而居;有的长在“楼层”上,向阳而生。墙体式、苗床式、漏斗式、立柱式、螺旋式、报架式……各式各样的无土栽培模式让人尽享绿色科技的魅力。   
    让人期待的八号馆,今年依然是蔬菜文化艺术景观精品荟萃。迈入展馆,“在希望的田野上”景观透出一片欢腾景象,造型百态的农民正敲锣打鼓庆丰收。展厅内的每一个景观处,工作人员正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挂果,有的在精雕塑形,有的正仔细地将一粒粒种子粘在景观上。“丝路辉煌”“天耀中华”“伟大精神”“学习强国”等多个大型蔬菜文化景观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几十个趣味蔬菜文化小品,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记者从菜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了解到,本届菜博会共展示蔬菜品种2000多个,栽培模式80多种,都市型设施水培蔬菜工厂化生产、蔬菜种植绿色防控等新技术50多项,新增魔鬼椒、西洋海笋、多喜番茄等新品种400多个,将集中展示和交流共享世界蔬菜产业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   
    创新打造“云逛会”模式,一部手机即可“逛会”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各展馆已“闭馆”70多天,但各项备展工作仍有序开展中。此外,为进一步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一届菜博会将采用“云逛会”模式,菜博会开幕以后,各展馆暂不对外开放。  “本届菜博会创新打造‘云逛会’模式,山东电视台、今日头条、抖音、新华社客户端等多家平台将同步直播开幕式。”菜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从开幕式场景到各展馆游览,除了做好新媒体直播外,也将开展互动交流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全方位看会。其中,全面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图形识别、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整合菜博会、种博会的地展实景,打造网上“菜博商城”,推动“展览+体验、展览+服务、展览+宣传、展览+管理”的新理念,实现参会者及游客“一机在手,随时畅游”的展会模式。   
首次举办“种博会”,助推蔬菜种子产业发展   
    本届菜博会将首次同期举办2020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种博会由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中国园艺学会、中国种子协会蔬菜分会、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主会场设在寿光蔬菜小镇,占地面积1万亩。   
    “地展区设27万平方米的新材料日光温室,展示国内外405家单位的番茄、辣椒等8大类作物4280个蔬菜新品种。”相关负责人介绍,种博会采用智慧农业技术,将展示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新型植保机等农业信息化技术。此外,推广天敌治虫、熊蜂授粉等绿色防控技术,引进日本、荷兰、韩国等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装备和生产管理工艺。   
    据悉,“网上种博会”将采用数字技术,将种博会搬到网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应用5G+VR技术后,可开展数字地展、数字馆展、园区全景化、园区直播。其中,数字化展览展示将在线上展示国内外参展企业品牌信息、地展种植品种信息,让参展单位、客户等能随时随地查看新品种,进一步搭建育种企业、种子经营企业、代理商、农户之间沟通交流的线上专业平台,实现平台品牌价值提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