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资讯 > 特稿

承德双滦区:最美乡村路,醉了游客富了农家

核心提示:山中有路,九转回旋,蜿蜒曲折,盘云而上,故称云盘路。此路位于承德市双滦区二兴营村,被村民称为民心路、致富路、幸福路。 近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拟推荐2019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公示》,拟推荐12条路线参加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双滦


山中有路,九转回旋,蜿蜒曲折,盘云而上,故称云盘路。此路位于承德市双滦区二兴营村,被村民称为民心路、致富路、幸福路。
近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拟推荐2019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公示》,拟推荐12条路线参加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双滦区二兴营村云盘路上榜,是承德唯一上榜农村路。
据了解,近年来,双滦区委、区政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承德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建设农村公路177.3km,总投资7.8 亿元。
建一条路,美一方景,富一村人
双滦区“四好农村路”共分为三大片区,全部以PPP形式实施,通过“1.5+15”年模式逐步实现双滦区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已全部办理了立项审批、国土、规划、防洪评价、水土保持、林地、环评等各项手续。第一片区:县乡道路路网改造项目全长40.6km,总投资2.15亿元,主要分布在大庙镇、西地镇、滦河镇三个乡镇,2017年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底全部完工;第二片区:村级公路路网改造一期项目,全长58.2km,总投资1.51亿元,主要分布在大庙镇、西地镇、双塔山镇三个乡镇,2017年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底全部完工;第三片区:农村公路暨研学旅行户外拓展项目全长78.48km,总投资3.93亿元,主要分布在偏桥子镇、陈栅子乡片区,计划2019年6月份开工建设,2020年底全部完工。
云盘路是农村公路暨研学旅行户外拓展PPP项目中的一个大环线,主要位于偏桥子、陈栅子片区,里程60.2km,路面宽度6m,环绕6个行政村而建,路线最高点海拔903米,整个项目通过PPP模式实现了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并根据周边乡村特色把盘云路建成了农村旅游公路,实现了以城带村发展经济,做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从多个角度注入文化旅游元素,既保证农村公路达到“四好农村路”要求,又实现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双滦交通人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以赴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农村带去人气、财气,只有这样,乡村才能振兴。”双滦区交通运输局在云盘路最高点建了“党旗领航四好农村路”地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在党旗下,望着远处山里的村落,苏振刚的话掷地有声。

创新组织领导,实施“党旗领跑”工程
    “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交通运输部对“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
为将农村公路建设好,承德市双滦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党建项目创新相结合,在“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域实施“党旗领跑”工程,成立专门组织机构,由区委书记、区长负总责,主管副区长统筹安排,区政协主席主抓拆迁调度,政协各副主席、秘书长分包各个乡镇拆迁工作,市地方道路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处长负责技术指导,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负责推进工程建设,引导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全体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在各个层面、各个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作为,不等不靠,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争当农村公路发展先行军,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全国2019年第二期公路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全体人员到云盘路进行了实地观摩,给予了高度评价;201910月13日,在云盘路举办一次“承德市自行车爬坡挑战赛”,初步实现了与户外拓展相融合的目标。现该基地估计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
创新发展理念,提升规划设计标准
“我们在道路设计环节中增设了错车台、停车港湾和观景台等设施,就是要打造建设功能性、服务性强的农村公路。”承德市双滦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苏振刚向记者介绍。
跳出公路建设仅限于满足出行功能的旧思维,树立建设农村旅游公路,打造农村公路旅游产业的新思路,将安全理念、服务理念和生态环保理念充分融入到农村公路项目发展规划之中。邀请市交通运输局专家为设计单位授课,在项目设计环节着重增加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的内容,增设错车台和停车港湾、观景台等设施,建设功能性、服务性农村公路;同时重点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树立崇尚自然、融景入路,体现自然风貌、地域特色的思想,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因地制宜,宜宽则宽、宜窄则窄,个别路段曲径通幽”的原则,打造“美丽公路”。
创新融资方式,破解项目资金难题
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今年,双滦区建设的总里程达177.3公里的三个农村公路项目均采用PPP模式实施,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产业建设相结合,通过建设“美丽公路”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完美结合,不仅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同时能够更直接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
“都说今年苹果卖不上价,但是我们村的苹果卖到7、8块钱一斤,‘十一’还没到我们村的苹果就被抢购一空了。要想富先修路,这话真是一点没错。”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难掩喜悦之情。
创新技术工艺,提升项目建设标准
    虽说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如果你从修建好的云盘路走一遭,就会发现双滦区跳出公路建设仅限于满足出行功能的旧思维,给“四好农村路”定义了新标准。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一是在过村路段施工时,为维护百姓利益,减少施工震损,经专家论证,采用25cm片石混凝土作为基层。二是路面施工采用先进的SMA沥青上面层,提高了路面质量,保障了农村公路使用寿命。三是按照国省干线公路的标准,全面实行工程建设“三同时”,排水工程、安防工程、绿化工程与街道化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四是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全程监管,注重发挥主管部门全程监督、乡村干部跟踪监督、监理人员现场监督、群众及社会随时监督的“四级监督”作用,并严格按程序组织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创新执法模式,路政管理提档升级
为将农村公路管理好,双滦区今年率先推行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成立交通综合执法大队,整合交通行政执法力量,将原有运政、路政9个中队整合为4个中队,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所辖范围划分为四个片区,实行综合执法、分片管理。一方面,缩小了巡查范围,提高了巡查频率和路政案件处理时效,另一方面,将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同巡查、同管理、同保护,提高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标准,使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和公路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是中央的指示精神,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但是什么程度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就是要修一条示范路,给‘四好农村路’打个样。”双滦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苏振刚说。
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建养一体化”
“看看我们副局长的肤色变化就能知道修这条路有多难,这条路我们走了无数遍,才最终确定了修路方案。” 双滦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丽宏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修路过程中双滦交通人的辛苦。
为将农村公路养护好,双滦区交通运输局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采用“建养一体化”服务采购模式,发挥社会资本方融资、技术、管理等优势,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水平。服务期限为“1.5+15”的模式,即1.5年建设期和15年养护期,建设和养护由同一个公司负责,能够促进“建设好是最好的养护”理念的落实以及避免建设和养护上的短期行为。通过建养一体化服务采购模式,实现建养市场化和建养专业化的目标。
创新运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为将农村公路运营好,双滦区坚持“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美丽乡村”“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思路,利用区内拥有的良好自然条件,融入“公路+”理念,使农村公路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路。
“公路+旅游”——重点在陈栅子、偏桥子区域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度假养生为基础的旅游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民风、民俗的美丽田园景观,建有观景台、停车港湾等公路服务设施,修建旅游公路,打造公路旅游。
“公路+研学”——将农村公路原有的功能型、文化型提升,塑造公路文化,打造研学旅行户外拓展项目,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走廊”。
“公路+客运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强镇村公交首末站、停车场、候车厅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旅游公路打造完成后将开通乡村特色旅游线路,形成以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为基本框架的三级城乡客运体系,使全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尽早达到AAAAA级标准。
细节处见巧思,从建设、到管理、到养护、到运营,双滦区将公路建设与“美丽乡村”“脱贫攻坚”融合发展,融入“公路+”理念,加快公路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公路+旅游、公路+研学、公路+客运……双滦区的“四好农村路”,给双滦人民带来了新生活、新产业、新面貌,为承德乃至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了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路。
一条条蜿蜒于群山的玉带,随着季节更迭不断变幻着风情,春夏秋冬,为美丽乡村输送着希望和活力,为双滦区农民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从“脱贫”到“小康”的蜕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双滦农村通往乡村振兴推开了第一扇大门。
 (通讯员  白子军、李鹏 记者李艳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