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近年来,江西省全南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充分发挥统规统建、集中安置等优势,在完成480户1892人“搬得出”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搬迁户“两业”综合覆盖率达100%,安置区全部实行社区化管理,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一、创新帮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规范建立“一套台账”。每个安置区均建立了搬迁群众基础信息台账、后续帮扶台账、每月回访台账、“三类人员”监测帮扶台账、地质灾害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台账、住房安全排查台账、群众诉求登记台账等七类台账,做到情况准确、底数清楚、定期更新。
2.全面落实“两项制度”。一是“点长制”。8个安置区全面落实领导挂点制,由迁入地所在乡镇党委书记担任“点长”。制定了“点长”帮扶规划、明确了“点长”工作职责和任务清单,“点长”每月至少到安置区调研指导2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安置区所在地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社区管理人员共同负责管理,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二是“回访制”。每月至少组织安置区所在村驻村工作队、社区管理人员、帮扶干部等开展1次回访,重点查看搬迁群众的家庭成员数量增减变化、身体状况变化、产业发展变化、就业务工变化、人均收入变化和政策享受落实情况、社区生活融入情况、合理诉求解决情况、突发困难问题情况等。
3.重点帮扶“三类人员”。一是常态排查。运用“三个三”防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结合每月回访,对安置区搬迁群众进行每月常态排查,及时监测搬迁群众产业、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情况,逐户研判是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二是分类帮扶。对脱贫户和纳入监测的“三类人员”按“绿卡户、黄卡户、红卡户”进行分类,由县直机关帮扶干部、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结对包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一户一策”进行精准帮扶。目前,列入监测的搬迁户有24户98人,23户91人已消除风险。
4.有效用好“四个机制”。一是日常调度机制。将易地搬迁后扶工作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会议固定议题,每季至少调度一次;建立了县乡村振兴局牵头的易地搬迁后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研判解决安置区实际问题。二是工作清单机制。每月制定易地搬迁后扶重点工作清单,详细列出工作事项、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三是常态督导机制。依托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督导组,将易地搬迁后扶工作列入督导计划,实行重点督导。四是现场“赛马”机制。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流动现场会,进行现场观摩、现场点评、现场打分,有效传导了责任压力、激发了工作动力。
二、创新融入路径,优化社区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1.融入圩镇规划,完善“硬环境”。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00%实行集中安置,8个安置区全部统规统建,紧邻圩镇或县城工业园区,有效集中了资源,减少了后续管理成本。搬迁入住前,安置区道路、供水、电力、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后续扶持中,重点对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满足文化需求的一些设施进行了完善,如每个安置区都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室、文娱活动室、便民超市等。结合圩镇规划,新建了大吉山镇、龙源坝镇安置区配套幼儿园,南迳镇、陂头镇、龙源坝镇安置区配套卫生室和陂头镇、大吉山镇安置区农贸市场等。
2.融入产业就业,提升“软环境”。坚持以产业发展和稳定就业为导向,针对不同的搬迁对象,因户施策落实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创业支持等后续扶持措施,确保每户搬迁户均纳入产业或就业帮扶范围,都能通过发展产业或增加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如南迳镇、陂头镇、中寨乡、社迳乡等安置区办起了帮扶车间,实实在在地把工厂搬到了搬迁群众的家门口,为搬迁群众就业提供了便利,“顾家挣钱两不误”。目前,全县易地搬迁户905个劳动力中,实现就业务工700人,落实公益性岗位128人,自主创业37人,占比95.58%;发展产业195户227人,占比48.15%,实现搬迁户“产业+就业”综合全覆盖。
3.融入配套服务,营造“心环境”。一是建好“微田园”。8个安置区均建立了“微田园”,受益搬迁户267户,有效解决搬迁群众“菜篮子”问题,节约了生活成本。二是建好“充电桩”。安排专项资金为8个安置区统一安装了智能充电桩,解决搬迁群众电动车充电不方便的“愁盼事”。三是建好“两堂”。各安置区因地制宜设立了“孝老食堂”“托幼学堂”,用心用情服务好“一老一小”,让年轻人安心就业。
三、创新社区治理,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乡村有效治理
1.建强社区服务组织。搬迁入住后,及时组建了安置区党小组和社区理事会,纳入“村两委”管理。每个安置区管理工作由“点长”负责牵头统筹,所在村支部书记兼任社区理事长,负责日常管理,每栋楼选定一名“楼栋长”,负责楼栋管理并作为社区理事会理事。8个安置区均设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派驻了2至3名专职管理人员,开设政策咨询、就业培训、社会事务、物业管理等服务窗口,落实“首问负责制”“代办制”,极大方便了搬迁群众办事。
2.厘清“两地”管理职责。迁出地、迁入地如何管理,一直是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中的一大难题。一是保障搬迁户权益。引导搬迁群众在迁入地安居乐业的同时,切实有效保障他们在迁出地的相关权益,原有的集体资产享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可继续保持不变。为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帮助搬迁户及时办理了安置房不动产登记,登记发证率100%。二是明确“两地”服务事项。将以“人”为主的服务事项,如农村低保、农村医保、养老保险、民政救助、就业保障、计生服务与管理等,从户籍上分离出来,由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以“地”为主的服务事项,如种粮补贴、土地林地承包流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等,由原村组继续承担管理和服务。
3.激发共建共治活力。一是完善自治管理制度。由社区理事会牵头,制定了《住户自治公约》《社区文明公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强化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激发搬迁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法律明白人”,定期为群众讲法普法。设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室,聘请“老司法”等“五老人员”建立调解队伍,将邻里纠纷、矛盾诉求化解在社区。三是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每个社区成立了由乡村干部、帮扶干部和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重点开展帮扶政策宣传、邻里纠纷调解、引导移风易俗等活动。
4.培育感恩文明新风。一是开展感恩教育。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微宣讲”等平台,讲好搬迁脱贫故事,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组织文明创建。深入开展了“平安和谐文明户”“道德先锋榜”“孝老爱亲模范”等创评活动,创新运用“积分兑换”等激励措施,让搬迁群众在文明创评活动中增强了行为自觉和对安置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三是丰富文化活动。利用社区文化活动阵地,举办广场健身、联谊联欢、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开展入住教育,促进了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安置区“新生活”。(曾平 作者系中共全南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