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须臾不可放松的重要政治任务。”4月中旬,福州市召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部署会,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在会上强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拿出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2.21亿元,稳居全省首位,第一产业增加值637亿元,比增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201元,较2020年增长11.2%,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一个个亮眼的数字,是福州乡村有力律动的发展脉搏。望山、看水、记乡愁,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拥有800多万常住人口的福州,谋在高处,抓在要处,落在细处,一项项惠农举措让广袤的美丽乡村与日新月异的现代都市交相辉映。
凝心聚力图振兴
谷雨时节,福州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洋溢着春耕的喜悦。得益于乡村好农场、特色木屋民宿等项目落地,村民们增收有了新途径。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好农场生态种养,村民陈掌明一年增收近5万元。
“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元,较2020年翻了近一番。”坵演村党支部书记陈掌平说。联合福州城投、相关乡镇村,在垢演村建立福州市首个乡村振兴联合党支部。这一做法,凝聚了多方力量,破解资源少、力量弱的发展难题,推动乡村振兴示范馆等10个项目加速建成。
乡村的变化,凝聚着福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心谋划——在党建引领下,串联相关内容,变成环环相扣的链条,形成乡村发展合力,实现工作成效叠加。
“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一级一级抓落实。”福州市委乡村振兴办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福州实行“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小组(服务团)”组织架构模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2个专项小组和4个服务团,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强布局。围绕乡村振兴20个字总要求,科学合理设定年度目标、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编制五年规划、及时分解任务清单,形成福州乡村振兴“路线图”“工作表”。
抓实乡村振兴专题现场会。到现场、到一线去,通过现场观摩、经验分享,进行总结推广。2021年,福州市举办17场乡村振兴专题现场会,围绕农村污水处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细分主题,掀起全市互学互鉴新热潮。
小村兴业有大计
“靠着‘福清鳗鱼’的金字招牌,养殖户几乎未受疫情冲击,出口鳗鱼的收购价不降反增。”连日来,福清市上迳镇南湾村村民杨明的鳗鱼再次卖出好价钱。
鳗鱼是南湾村的“金鱼”,全村鳗鱼养殖场有20多家,年产值稳定在20多亿元。随着鳗鱼养殖业蓬勃发展,南湾形成集鳗苗培育、鳗鱼养殖、烤鳗加工和出口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带好路,乡村有出路。2021年福清鳗鱼产量达3.5万吨,实现产值71亿元。
一些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力量薄弱、资源不足,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对此,福州给出“一揽子”政策,出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条”“茉莉花茶九条”“远洋渔业十条”举措,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龙头带动,扶优做强龙头企业。实施“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扶持龙头壮大产业”专项行动。去年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家,新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327家。
坚持三产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累计建成6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12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和27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和改造65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
坚持品牌强农,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成功举办“渔博会”、首届“菌博会”、农民丰收节、福清枇杷节、闽清橄榄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畅通农产品销售。
人居环境更美丽
走进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村道平坦开阔,广场干净敞亮,一栋栋充满畲族风情的小楼矗立在村道两旁,房前屋后花草飘香。趁着春光正好,村民兰学晃打算在院子里多种些盆栽,把环境装点得更漂亮。
从过去旱厕遍布,临搭和违建随处可见,到如今清新美景扑面,近年来,南洋村紧锣密鼓开展“厕所革命”、农房整治,引入以“可回收垃圾积分+农户文明分”为核心的人居环境整治“双积分制”,走出一条接地气、惠民生的乡村环境治理新路。
在福州,像南洋村这样发生蝶变的村庄并非个例。变化的背后,是福州坚持把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探索长效机制,力求全域美丽。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垃圾治理率达100%;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升级,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85%;农村“厕所革命”加速推进,全市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福州找准“切入口”,从细节处破题,处处见实效。
在此基础上,福州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村庄清洁“六清一改”行动、探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建立共建共享长效机制。日前,积分制行动方案出台,村民落实“门前三包”、实施垃圾分类、整治房前屋后、参与村庄清洁“六清一改”行动等内容均纳入积分范畴,并建立有效兑换机制。
立足村庄发展实际,福州持续提升乡村风貌,2021年完成565个村庄规划编制批复。目前,全市美丽乡村正由环境整治向全面发展提升、由单村点上发展向片区联合发展转变。
乡村治理更有效
“自从村里有了网格员,不用再往镇里、县里跑,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好。”在闽侯县祥谦镇门口村,通过党员网格员与村民建立密切联系,返乡人员信息登记、新农保缴费、危房改建报批申请等业务,只要找到对应10户一队的网格员“小队长”,都能及时代办。“小团队、细网格”的基层治理方式打通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
迎接新生活,离不开乡村善治。乡村的治理之“术”,在强基固本,完善基层党建体系,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福州深化“红色领航工程”10项标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层党支部“达标创星”评星定级工作,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创建行动,完成14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治理。
突出选优培强,优化乡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2021年,福州市在全省率先高质量完成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较上届提升24.6%。
在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全省首个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的在线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乐和解”,让村民老林一趟也不用跑,就在线上化解一场征地纠纷;通过漳港街道百户村的智慧指挥中心,村民需求线上提交后,系统分配社工,让村民提前感受“未来式”智慧生活……
让数字乡村从概念设计走进寻常百姓家,按照“市级建底座、县级搭平台、乡级造场景、村级选服务”的思路,福州正着力构建全市一体化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蓝瑜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