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到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雁林,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魏宏安,陕西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孙越鑫出席发布会,介绍落实生态修复新格局、绘就美丽陕西新画卷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雁林介绍,陕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存在着:生态环境较脆弱、局地水土流失较严重、水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农田生态功能退化、城市生态品质较低等生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在修复理念上,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在修复思路上,坚持问题导向、源头管控、系统修复;在修复原则上,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施策,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生态惠民;
在修复策略上,坚持要素布局系统性、区域流域生态整体性、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性。推动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营造记得住乡愁的农业空间,打造契合山水、紧凑集约的城镇空间,构建通山达水的蓝绿人文和生态廊道,实现“深绿秦巴、浅绿高原、生态黄河、宜居家园、锦绣陕西”的生态修复目标。
为此构建起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屏障、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屏障、长城沿线防风固沙带、关中平原生态质量提升带、汉丹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带和“四横三纵”生态廊道组成的“两屏三带多级廊道、六区六策十三项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黄土高原是黄河安澜的重要生态屏障。陕西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我们将积极推动全省各级规划编制,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分阶段制定目标任务,分省市县不同层次划出重点区域、设定重点项目、排定落实时序,持续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努力绘就美丽陕西新画卷,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魏宏安说:“近年来,我们已经实施完成了不少项目,在此就以渭河平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介绍一下情况,该项目投资20086万元,治理图斑261个,治理面积967.93公顷,治理完成后,恢复湿地291.81公顷、恢复林地72.51公顷、草地43.92公顷。生态状况改善明显,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全部得到消除、废弃物得到清理、视觉污染基本不存在、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项目实施后复垦的耕地377.41公顷,年增加农民收近2000万元。区域治理后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利于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而且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整体良性循环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经实地在该区域问卷调查,群众对复垦效果基本满意,满意率在85%以上。”
孙越鑫在回答“省发改委在推动《规划》顺利实施方面将有哪些举措?”时表示,《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实施好规划,对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绘就美丽陕西新画卷意义重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规划实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省级统筹协调、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级层面建立生态修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级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全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落实部门责任,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负总责,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逐项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节点目标,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争取中央投资71.7亿元用于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十四五”期间预计可争取中央投资在300亿元以上。
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激活市场潜力,推进形成生态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主体治理模式。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争取在投融资机制、建管模式上有所创新,在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上有所突破,
四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指导各市县谋划本地区重点生态修复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优先将条件成熟的重点项目列入省级层面统筹推进。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支撑规划顺利实施。(张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