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的肥肉咔咔掉,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近日,不少人跟着网上主播跳瘦身操,想要减掉冬天囤积在腰腹部的脂肪。而在惠城区横沥镇潭头水库的淡水鱼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一群群鱼儿也逆着水流努力“瘦身”。通过“锻炼”后,这些鱼儿将变得肉质结实、爽滑、无泥腥味,以高1.5倍的价格走向市场。
来自惠州市正道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道实业”)的黄红丹是为鱼“瘦身”的一把好手。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惠州从事农业,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实践“瘦身鱼”技术,为“瘦身鱼”制定品质规程,带动周边的合作社和农户共同发展。日前,黄红丹被授予“惠城区优秀乡土人才”荣誉称号。
鱼瘦身后无泥腥味少脂肪,
肉质脆嫩鲜美
今天,吃鱼已经不是一件难事。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鲜活鱼产品,该如何选择?显然,消费者更青睐优质、高端的产品。黄红丹告诉记者,她的团队联合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惠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共同研发出常见淡水鱼的“瘦身”养殖技术,用这项技术养殖出的商品鱼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已渐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鱼肉要好吃,有几个方面很重要——无泥腥味、无任何残留(药物、杂味)、少脂肪、肌肉密度高。”黄红丹说,“瘦身鱼”就是将池塘里的鱼放到流动大的洁净水中饥饿处理30天左右,用网箱(循环池)进行循环瘦身,期间不投喂饲料,实现体重迅速下降,提升品质。
近日,记者来到正道实业位于横沥镇的瘦身鱼养殖基地,在黄红丹带领下一睹罗非鱼、鲫鱼、彩虹鲷等多个品种“瘦身鱼”的芳容。黄红丹介绍,第1~7天,急流水循环刺激,清空鱼体杂质;第8~15天,慢流水循环,减少脂肪,收紧肌肉;第15~30天,高氧微水循环,体质修复,提高鲜度……经过上述3个步骤,全程约30天,全过程不投饵,脂肪低、肉质鲜美的“瘦身鱼”就此养成。
“能减掉15%的体重,瘦身后的鱼无泥味、少脂肪、少药残,鱼肉脆嫩鲜美,还极容易去鱼刺。”黄红丹告诉记者,经过数个阶段的筛选瘦身,有问题的鱼适应不了饥饿和高强度的锻炼,自然无法存活,能够留下的都是高品质、好口感的鱼。
目前,黄红丹的团队正在研发淡水鱼的深加工技术,如无骨鱼片、淡水鱼预制菜等,进一步拓宽产业链。
将探索淡水鱼多元化订单
养殖销售加工发展模式
据了解,瘦身后的鱼在市场上比一般的鱼每斤售价要贵50%,可是即便如此,还经常供不应求。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的深夜食堂无骨鲫鱼粥店,用“瘦身鱼”做出来的粥味道鲜甜,每天吸引数百名食客,常常一位难求。
“瘦身鱼”的技术改变了传统四大家鱼低利润、低效益的养殖模式。2020年,黄红丹所在的正道实业建成了生态循环高效养殖设施工厂800平方米,工厂化总养殖设施水体近300立方米,淡水鱼高效循环养殖产量可达20吨以上。
附近村民也看到商机,在黄红丹的带动下也纷纷搞起鱼苗养殖。村民的鱼苗长成后,投入到“瘦身池”提高品质。
“瘦身鱼”游出致富路。黄红丹告诉记者,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比市场批发价高5%~10%的价格收购养殖户的水产品,2020年就带动农户约1520户,实现平均每户增收5500元。
“来自乡土,长于乡土。回到农村,我从来没犹豫过。”黄红丹从事农业已经14年,当前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希望将来能够通过努力推进横沥淡水鱼的地理标志认定等品牌打造工作,探索淡水鱼多元化订单养殖、销售、加工发展模式,将产业投资发展成为具有联农带农效应的实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黄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