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水稻专家王克剑出生并成长在江苏农村,稻田是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学有所成后,他扎根稻田,面向农业生产重大需求、聚焦科技前沿,围绕基因组编辑和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开展攻关,实现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突破。
2009年,王克剑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完成了博士学业并留所工作。在农业科研前辈的言传身教、悉心指导下,他开展了水稻前沿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同时关注着水稻生产现状及科研进展。之后,为更好开展水稻育种科研并将自己所学知识服务农业,他来到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
“水稻所作为农业研究‘国家队’,我们的研究要‘顶天立地’,既要探究处于国际前沿的顶尖技术,也要立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王克剑说。为此。王克剑始终牢记科研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将研究团队的主要方向定位于着力攻克一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
刚到水稻所时,王克剑经常下基层,不断向一线育种家、农技推广人员、种粮大户请教,努力寻找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问题。调研走访中,他发现杂交水稻的培育虽然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但杂交水稻种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优良性状无法“遗传”。这就造成科研人员必须年年为杂交作物制种,农民也必须每年重新购买新的杂交种子,成本大大提高。此外,一旦遇到极端气候、贸易争端等不利因素,极易造成杂交种子价格飙涨甚至无法购买的局面,为粮食安全埋下严重隐患。因此,如何解决制种问题成了萦绕在王克剑心头的一件大事。
其实,这一难题曾困扰了几代的农业科学家。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上曾首次提出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后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在这一战略前沿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我国从 20 世纪80 年代也开始开展重点攻关,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在无前人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王克剑决定迎难而上,把无融合生殖这一难题作为研究团队的长期主攻方向,争取啃下这块“硬骨头”。
王克剑在稻田开展试验。资料图
“这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只要突破,就能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普惠价值。”确立研究目标后,王克剑带领团队开始攻坚克难。尽管前期在基因组编辑领域的成果为整个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各种挑战还是接踵而来。经常是实验室里的测试数据看似完美,但一到田间实验就出现各种问题,一切只好再推倒重来。每当遇到难题,王克剑总是自我鼓励:“
“我们的研究是前沿科技的新探索,这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也必然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也需要我们付出的更多时间和努力。”
王克剑所在的科研团队——基因编辑与无融合生殖课题组是一个由十多人80、90后的年轻人组成的创新队伍,思维活跃,创新主动性强。“王老师带领我们每周会举行一次例会,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探讨问题,在讨论甚至是争论中不断获得的新灵感和思路。” 90后硕士研究生尚美奇说。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团队氛围,课题组里的每位成员都一直保有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作为团队领头羊,王克剑秉承着科研人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营造多学科融合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制定完善且有利于科研创新的机制,让成员们都能充分迸发创新潜能……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建立了水稻多基因编辑系统,创建了多个变体基因组编辑系统,大幅度提高了水稻遗传重组频率.......王克剑团队里成员刘庆告诉记者,在攻关的日子里,王克剑带领大家“两点一线”,在稻田和实验室间两头交替进行试验,累了就睡在研究所的宿舍里,全团队都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中。
在经历多次失败、反复总结之后,2019 年 1 月,王克剑团队发表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获得杂交水稻克隆种子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杂交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关键突破,成为这一前沿领域的“领跑者”。这一成果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科学界和农业领域的广泛关注。“杂交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对这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这是王克剑工作的科研楼里写着的一句标语,激励着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知识的边界。尽管已经取得了有显著性意义的成果,王克剑还是谦虚地表示这只是阶段性的进展,从有性生殖到无融合生殖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未来希望把这项技术应用于更多的作物生产中,让杂种优势代代相传”。(记者 李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