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财经 > 人物

历经磨难,不改优雅坚韧的“秦大胆”

核心提示:2011年5月27日,秦怡艺术馆在秦怡的故乡——上海闵行区浦江镇揭幕。这是揭幕当天,秦怡在她的塑像前留影。新华社记者任珑摄2022

2011年5月27日,秦怡艺术馆在秦怡的故乡——上海闵行区浦江镇揭幕。这是揭幕当天,秦怡在她的塑像前留影。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2022年春节前夕,上海华东医院秦怡的病房内荡漾着春的气息。连续两年,秦怡新春时节都收到了蝴蝶兰盆栽,1月31日是她100周岁的日子,花儿朵朵绽放,寓意顽强的生命力,老人穿上大红色外套,高兴地笑了……

时隔数月后,秦怡病情突变,5月9日清晨,传来百岁高龄的她驾鹤西去的消息。没有隆重的告别仪式,在天堂的秦怡或许并不会介意,她一向豁达开朗,善解人意。

她好像一本书,翻阅百年,说不尽的欢笑与泪水。她也是苦难中开出的最美的花,将爱与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个生命……

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

2009年秋天,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制片厂迎来60华诞,在庆祝大会现场,记者第一次聆听了秦怡的演讲。

她的言辞铿锵有力,当时记者距离她的演讲席百米开外,却听得真切,那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记者至今无法忘怀,演讲中对电影人这个群体工作场景的描述。

“拍戏的人没有季节,零下30摄氏度也可以穿着单衣,还扇扇子。零上40摄氏度,也可以穿着棉衣,围着围巾。严冬腊月往河里跳,酷暑也要往火里钻。可是无论吃多少苦,每当一段样片出来时,大家抢着看自己在片子里是否有不足之处。”

这段激情演讲令台下几代中国电影人为之动容。作为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秦怡的文学功底真是了得,她知道如何用最精炼的词句描述电影人。

那天上影还举办了秦怡从影70周年活动。时任上影集团董事长、总裁的任仲伦后来向记者透露,特意安排秦怡发言,也是她主动请求,因为前不久她的离休认定工作顺利完成。

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离休认定”是对秦怡1949年10月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组织认定。据了解,这是秦怡的长期夙愿,希望党组织查明,解放前夕,她曾经协助中共地下党工作。因为这类工作在解放前往往是“单线联络”,老人一直未能如愿。

任仲伦说,集团多方查阅了大量档案,包括可以相互佐证的关系卷宗,并在有关部门帮助下,终于证实,1947年前后,秦怡协助中共地下党完成了对一名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的策反工作。2009年,已87岁高龄的秦怡,对于这份“迟到的认定”,并不苛求什么特殊待遇,而是表达了她对党的事业一片拳拳之心。

超高龄挑战青藏高原,乐当“秦大胆”

“秦怡要去青海拍戏了!”2014年刚入秋,秦怡准备出发上青藏高原的消息既突然又很自然。大家知道《青海湖畔》剧本已有一两年,但不太敢相信老人不用绿幕,而是要自己亲自赴青海实景拍摄。

不少影迷认为秦怡是“电影女神”,也有人称她是“最美妈妈”,但她身边的亲朋好友觉得她更应该叫“秦大胆”。登上青藏高原这样的大动作,在秦怡眼里就是“一件小事”。

“我拍这个戏,想了很久了,你来我家,我们当面说,比电话里畅快!”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电话那头老人一定邀请记者到她家里坐坐。

在秦怡靠近衡山路的家,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高原“冒险计划”。当时她已九旬高龄,出发前曾尝试吃了一段时间红景天,到青海后,她亲力亲为,摔跤、打滚,都不用替身,倒是把与她配戏的佟瑞欣吓到了。多年后,佟瑞欣回忆这段拍摄经历,依然觉得老人太爱冒险了,“秦大胆”不听劝。

其实,老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此后两年,她又为舞台剧《如梦之梦》重返话剧舞台奔忙,还远赴澳大利亚,为当地华人献演钢琴伴诵《鲁妈的独白》。甚至在记者们还在等待《青海湖畔》上映档期时,她已经匆匆赶往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拍摄现场。

“我的戏份不多,但却不好演。我演一个宫中的老嬷嬷,单是‘怎么死’这个环节,也推敲琢磨了很久,你看了电影就知道了。”秦怡后来如数家珍般回忆道。

事实上,过去10多年,“秦大胆”相当一部分与记者的长谈,都是关于历年她所拍摄电影的细节。对于她扮演的角色,人物的特性,甚至现场的灯光、服化道的配合要诀,她都如数家珍。

2017年初冬,适逢电影产业促进法即将颁布实施,秦怡兴致勃勃跟记者谈了一个多小时,除了对电影产业的期许,很多时候在讲拍戏的技巧,比如参演少数民族主题电影时,如何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如何在外景现场管好道具马匹,如何在电影镜头前逼真还原不同人群的工作和生活……

“秦大胆”的心里只有电影。她住院前最后一次参加上海市级的“电影党课”活动时,依然用很大篇幅向记者回忆小时候的“电影梦”。她说,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她对自己的家乡很是自豪。

是“00后”传奇,也是重情重义的“国际秦”

吴祖光曾在随笔《秦娘美》里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永远表现为从容不迫……”

秦怡早年放弃上海优渥的家庭生活,投身抗战一线。新中国成立后参演电影不断,同时也经历了历次运动。她的两段婚姻均不完美,儿子金捷又罹患精神疾病,后来长期卧床,靠秦怡无微不至照护,直至2007年金捷离世。

20世纪60年代,秦怡还曾罹患肠癌,有幸得到及时治疗,逐步康复。晚年她经常参与公益活动,但凡遇到癌症病人的活动,她都会现身说法,劝病友莫慌张,称自己就是“过来人”。

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她多次捐款,可谓倾囊而出。她认为,金钱要用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比如拍电影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社会上困难家庭需要捐助,等等。

她积极乐观,自称“90后”,最终变成了“00后”。她热情好客,同时也慷慨大方,多国著名影星与秦怡结下友谊,让旁人都叹为观止。

2015年6月,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70岁的栗原小卷搀扶着九旬高龄的秦怡,缓缓走过上海衡山电影院的侧门通道,数十米的水泥路好像一条为两人特意铺设的“红毯”。

栗原小卷与秦怡的这次短暂相逢,也是秦怡人生最后时光里,与国际影坛友人难得的重聚。“您当年送我的一个小包,我至今还保存着。”栗原小卷向秦怡提起往事。秦怡则一直客气着:“这不算什么,一件小礼物而已。”

秦怡喜爱收藏一些小物件,比如女性的小手提包,每次公开亮相总是打扮精致,小手提包也是不可或缺的。直至2019年10月,秦怡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后,还有一位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退休老教师给记者写信,提及秦怡对友人的慷慨。

这位影迷与秦怡在埃及相识。那年是1957年,秦怡、白杨等代表中国电影人出访埃及,当时正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的这位影迷,收到了秦怡的签名赠照,后来一来一往建立了联系。秦怡还将出访时从泰国购买的手提包送给这位影迷的夫人。尽管都不是贵重物品,但在物质匮乏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样的礼物对影迷而言可谓终身难忘。

秦怡没有大明星的架子,甚至欢迎这位影迷到上海家中做客。时隔近60年,秦怡仙逝,这份情谊令影迷依然惦记。

“一个人,你再怎么拼命去追求物质金钱,你走了,一切全都消失了。反过来,如果你留下来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人们就会永远记住你。”秦怡生前这样说。(记者许晓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