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财经 > 人物

改良碱地西红柿种植 他帮村民圆了“致富梦”

核心提示:近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内,一排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经受光热洗礼的碱地西红柿逐渐转色,饱满紧实。郭佳明走

近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内,一排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经受光热洗礼的碱地西红柿逐渐转色,饱满紧实。郭佳明走进大棚,轻轻拧开阀门,藏在地垄间的滴灌细管喷射出雾状的水花。

盘锦市位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盐碱地居多,当地种植多以水稻为主,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偏少。郭佳明2015年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村创业,研究改良了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为村民们在田园里造起了“致富梦”。

最开始,郭佳明种植碱地西红柿,支持者并不多。决定创业后,他与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建立合作,每天起早贪黑,凌晨两三点就起来去柿子地忙活,研究种植技术。

种植成功后,郭佳明又当起了致富带头人,从翻地选种到盖膜育苗,从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他入户入大棚,手把手地给菜农教技术。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碱地西红柿从低产到高产,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如今,在大堡子村,有300余个大棚,近800名村民种植碱地西红柿,2021年村民平均收入达3万元。

产业兴旺映红了村民的笑脸,大堡子村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逐步优化人居生态环境,让村子“靓”起来,焕发新的生机。

“村子变美了,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郭佳明说,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自己的干劲十足。目前,郭佳明正尝试延长碱地西红柿生长期,试水直播带货,打造本村自有品牌,在美丽的乡村里继续书写新的田园畅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