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高湾镇小黄村鑫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工作的王文英拿到了5月份的工资——4680元,这也是“万企兴万村”活动开展以来,她拿到的第3个月工资。
“现在每个月收入都有四千多,这日子是越过越富有。”王文英兴奋地说。一年前,68岁的王文英还在为找不到挣钱的门路发愁。
王文英一家生活的改变,源自海兴县“两新”工委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载体,实施的“党建引领、村企联建、互利共赢”工作模式。该模式是由农村党组织提供土地、劳动力、水电交通等方面便利,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以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为原则,深入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共同富裕。
“这是村企联建开展的大葱种植项目,带动了我们村50多户发展,既为村民带来了收益,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通过产业联谋、消费联帮,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力量,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真正使农民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捧起‘活饭碗’。”同样受益于村企联建的高湾镇东南村党支部书记霍广平说。
截至目前,海兴县“两新”工委共引导112家民营企业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实施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加工制造等特色产业项目16个,组建果蔬类、养殖类专业合作社84个,开展种植技术、农村电子商务培训5000余人,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等形式,带动入村招工、就近就业1200余人,使越来越多的村民“足不出县”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振兴红利”。 (王天译 候瑶佳 王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