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些同学老友在微信朋友圈晒美食、晒家庭,各种高大上的幸福生活,我能晒的要么是鸡鸭虫鸣,要么是两腿泥,感觉弥漫着一股‘土鳖’气息。”段国鑫调侃说。
段国鑫是云南省宣威市烟草公司务德烟叶站卜嘎点的技术主任,村民们称他为“金不换技术主任”。
2019年,27岁的段国鑫从普洱调到务德烟站工作。一开始,段国鑫在务德镇小街村担任技术主任,因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站领导安排他到务德镇种植面积最大,也是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卜嘎村任技术主任。
卜嘎村位于宣威西部边境,山高路险,最高海拔2500米,由于地表保水能力差,山上的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牛栏江在山脚下流淌,却无法用上。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独特的地理条件,让烤烟种植成为这儿的特色产业。
“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大学就是学农的,我要把所学的知识送到需要的地方去。”段国鑫说。
但理想与现实总是大相径庭。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一个月回不了几次家,而且山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到这的人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孤独难熬,大家都不愿意到这来。也是这方面原因,之前的技术主任如“走马灯”,百姓们种植积极性也在逐年下降,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不但影响了村里粮食产出,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农业产业发展困难。
让段国鑫没想到的是,他工作和居住的收购点没有自来水,吃喝用全靠天上的落雨沿着房檐流进一个储水20方的蓄水池。收购的时候,点上有100多个助收人员,水池里的水完全供不上,段国鑫找人拉了两大车水灌进去,才让大家坚持到收购结束。
此外,由于房屋老化,一天夜里,段国鑫正睡觉的时候墙面掉了一块,正好砸在他脸上,把他吓得一夜没合眼。
最让段国鑫头疼的是村民们的状态,召集村民们开技术培训会,好多人根本不来;宣传政策,段国鑫在上面大讲,村民们在下面小讲。村民经常对他说的话是:“你一个年轻的读书娃儿,懂个啥?无非是来镀镀金,能办啥事?”还有人说,段国鑫在这里肯定待不住三个月。
段国鑫不信这个邪。为打开村民心房,段国鑫开始每天挨家挨户走访。看到老人们在聊天,他就陪着一起唠;看到家庭特别困难的,就自掏腰包给他们购买地膜肥料……村民们与他越走越亲,终于不再那么抵触,逐渐对他敞开了心扉。
王朝元是卜嘎村的烤烟种植户,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段国鑫,说:“我第一印象就觉得他是做实事的人,是真正想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人。”
段国鑫所在的收购点是三十多年前建的,老仓库的设计并不适用于现在流水线分级和收购,尤其是收购线外一个光秃秃的院子,农户们来交售都围在外面,一方面影响秩序,另一方面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大家也没个躲的地方。
一次,一位耄耋老人来交售烟叶,天上下着雨,老人身上单薄的衣服都被淋湿了,冻得瑟瑟发抖。段国鑫看到了就忙拉他到房子里避雨。此后,段国鑫就下决心要改造仓库,改善村民的交售环境。时间紧,任务重,段国鑫迅速向站领导汇报,和站长天天往公司烟点两头跑,想办法申请立项审批、开工改造,硬是用最短的时间改造完毕。
“现在环境舒适了,而且站在外面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着分级人员评级,农户们能够明明白白、放放心心地交售烟叶,卖烟更轻松了,秩序也更好了,每天都能收20多吨。”王朝元高兴地说道。
正是这样艰苦的条件,收购开始才20多天,段国鑫瘦了整整12斤。
其实,段国鑫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人,为了照顾父母,他申请调回家乡,选择从头开始。可自从段国鑫到卜嘎以来,连续几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家基本上成了大山另一边的“旅馆”和念想。“如果没有爸妈的理解和支持,很难想象我这一路如何坚持下来。”段国鑫笑着说,“等任务完成了,一定好好弥补他们。”
为了方便下乡,段国鑫用自己三年的积蓄购买了一辆灰色的越野车,他说要让这灰色的“翅膀”在这片大山里飞翔。如今这辆车的里程已经超过六万多公里,车身上累累伤痕见证了段国鑫走过的崎岖山路、跨过的沟沟坎坎。
“别看这个技术主任年龄小,本事可不小。”50岁的农户陶大成竖起大拇指称赞说,“这小伙子性格稳,干劲足,服务好。他来这一年大伙都看着呢,公平公正。而且经过他的技术指导,收成好了,收入也增加了。去年我种了35亩,收入14万。今年我计划多种10亩。有他在,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他就是咱的‘金不换’。”
2021年,段国鑫荣获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优秀点长”称号。“群众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群人的存在。没有我的领导和同事,我也不可能成长这么快。”段国鑫说。
新的一年,段国鑫依然坚守在卜嘎点。曾向群众承诺的许多事,他件件都记在心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履行承诺,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只要群众还需要我,我就要坚持下去。”扎根基层第一线,厚植为民服务情怀,既为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也让段国鑫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张媛媛 记者 郜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