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外卖骑手志愿者驾驶电动车转送医护人员前往下一个核酸采样点。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给他们一个温暖的“蜂巢”
讲述人: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应如萍
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的“小蜜蜂”,而坐落在良渚街道正北物流园区内的“外卖骑手配送站”,则成为他们温暖的“蜂巢”。每天,都有很多外卖小哥走进这里,休息会儿、喝喝水,聊聊天。配送站也配备了微波炉、饮水机、充电宝、雨具、必备药品等,方便他们取用。
位于良渚街道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覆盖四大网购平台的10个配送站点,有外卖骑手300余人,货运司机近1000人。新就业群体人员分散且流动性大,周边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又无法实现全覆盖,缺乏对他们的关爱和监管。如何服务好新就业群体,增加他们的归属感,鼓励他们助力城市治理?这成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与行业监管部门、属地村社等多方对接谋划,我们梳理了新就业群体20余项实际需求。其中,提高社会认同感、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和增加维权渠道排在前三位。
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为外卖小哥们提供阅读休息、用餐住宿等服务,并联动10家单位与4个村社,成立“亲情”党建联盟,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在落成全国首个标准化“外卖骑手配送站”的基础上,我们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外卖骑手配送站”的建设标准,内容包含党建引领、健康管理、维权监督等12大类、26条。我们还整合各类资源,对外卖骑手进行食品安全和专业技能培训,为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联盟单位通过月例会,合力解决新就业群体矛盾纠纷,为他们排忧解难。
现在,我们对新就业群体的管理服务不再是单纯的上门指导,更多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我们在迭代升级的正北物流智慧驾驶舱引入了党员标识,引导新就业群体通过亮身份、亮党徽、亮形象,实现“角色延伸”;组建了红小北先锋服务队,实施“正北礼遇”积分奖励。化身“先锋骑手”的外卖小哥们主动融入疫情防控、城市交通安全规范、食品安全建设、文明城市建设、放心消费等活动中,成了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
让职工谈薪更有“数”
讲述人:广东广州市总工会副主席 夏俭保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共享经济等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形态日益多样。广州新就业群体中,包括外卖送餐员8万人、网约车司机5万人、快递员约20万人、货车司机约20万人。
与传统行业就业者相比,新就业群体具有组织方式平台化、工作机会互联网化、工作时间碎片化、就业契约去劳动关系化,以及流动性强、组织程度偏低等特点。随着就业人数增多,他们的权益维护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合同不规范、协商协调机制不健全、最低工资制度保障不明确、社会保障配套不足等原因,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尤其是工资收入得不到保障。比如,一些送餐员向工会反映,网约配送平台工资算法极其复杂,每个月拿到的工资都是变化的,不仅与工作量相关,还与准时率、在线率、服务质量动态关联。因为算法是动态的,所以劳动强度与工资收入不完全匹配,送餐员想跟平台提意见,却苦于没有沟通渠道。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正在加快建立保障新就业群体工资收入合法权益机制,推动建成合理的劳资协商机制。通过基层调研,我们发现了一系列需要集体协商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企业不愿谈”“职工和工会不敢谈、不会谈”,协商双方“信息不对称”“参考数据不准确”等。为进一步推动建立多形式、多层级劳资沟通协商机制,自2018年起,广州市总工会编撰发布《广州市主要行业职工薪酬福利集体协商参考信息》,专门用于指导职工方与企业方开展集体协商,让工会和职工通过权威渠道掌握第一手资料,全方位了解全市、同行业职工薪酬福利水平。今年3月2日发布的《2022年广州市主要行业职工薪酬福利集体协商参考信息》,首次将“新业态群体”单独成章,作为重点分析,聚焦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网约车司机四类群体,并增加了新业态劳动者群体福利情况,将国家、省、市有关新业态权益维护政策和做法进行梳理。有了权威数据,职工的涨薪理由更充分,也更容易达成共识。听到职工朋友亲切地称它为集体协商“蓝宝书”,说它使自己跟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时更有理有据,我们特别开心。
今后,我们还会以参考信息发布为切入点,从维护合法权益、推动新业态工会组建、配合政府部门相关政策落地、开展专项工会服务等方面入手,创新实施一系列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工作举措,为新就业群体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就业天地。
凌晨,一位网约车司机展示他当天接到的第一单。新华社发
“荣耀骑士”跑出来的幸福感
讲述人:安徽合肥市外卖员 杨书生
2022年是我从事外卖行业的第五年。我曾有过一年跑47960.98公里、总订单量28135个的纪录,有人开玩笑说我的配送距离早已绕地球一圈。由于出色的业绩,我获得了许多奖牌和荣誉证书,还曾被平台授予“最强跑单王”和“最美荣耀骑手”的称号。
我以前在老家做废品回收,后来到合肥做保安,但是收入都不高。2018年,我接触到了外卖行业。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我爱上了这份工作。
我今年56岁了,但是体力很好,身边的人都用“健步如飞”形容我。外卖员送得越多赚得越多,熟悉业务以后基本能保证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上。我现在服务于两个平台,属于众包模式,和专职配送的外卖员比,我的合同关系更加灵活,但福利保障也会少一些。
送外卖很辛苦,但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刮风下雨天。特殊天气里,我既要注意交通安全,也要应付“爆单”的情况,保证能够按时将外卖送到顾客手里。
我一般每天早上六点上班,晚上十一点下班,除了家里有紧急情况,基本上全年无休。穿行在大街小巷,经常和时间赛跑,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骑行时,我佩戴的是智能头盔,内置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佩戴情况,没戴好还会有信息提示。
党和国家很关心我们这个群体,给了不少政策扶持。通过不懈努力,我现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每天一回家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匆忙吃完饭后,我又马上投入到工作中。为了保证不耽误送外卖,我轮流使用6辆电瓶车,还有2个充电宝随身携带。装备齐全,动作麻利,这是我成为“跑单王”的重要秘诀。
身边不少年轻小伙都说比起我的卖力工作自愧不如,家人们也常劝我别这么拼。但我闲不住,凭借自己的双手,每天能挣几百元让我拥有一种踏实的幸福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会继续努力,将工作越干越好,让生活越“跑”越好。
一位快递小哥穿梭在北京的街巷中。新华社发
【记者观察】
快递小哥:职业自豪感越来越浓
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梦玲
夕阳西下,位于北京市前门石头胡同的顺丰营业站陆陆续续有人来寄快递。快递小哥刘阔和同事们熟练地把快递装进纸盒里,称好重量,打包封好。这个营业点共有7个人,刘阔在这附近待了4年半,他同事齐南南则工作了6年,都是“老快递员”了。
五年前刘阔来到北京,想着要比在老家多挣点钱。“开始工作时,我都有点晕头转向。”刘阔笑着说。胡同曲折,有许多小巷子,一不留神就走到窄得无法通行快递车的地方。与他不同,齐南南则从小在这片胡同里长大:“我成长在这里,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一样亲切。”
快递小哥每天走街串巷,传递的是货物,串起的是人心。齐南南说,有不少孩子找他,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寄去衣服和生活用品;也有老人颤巍巍走到营业点,掏出打包得严严实实的炖肘子,让他们尽快送给儿孙。他们尽可能为片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老人看不清字、不会使用手机,他们就帮忙下单、到老人家里取货。刘阔负责的琉璃厂有许多经营古玩字画的门店,居民搬运货物时,他都会主动上前帮忙,“他们买的宣纸都得有四五十斤重,搬着怪累的,就上去搭把手”。
这些年,他们越来越体会到社会对于快递员的尊重,职业自豪感也越来越浓。不论是刘阔还是齐南南,说到2019年的春节,还是非常激动。那会儿临近过年,快件很多,刘阔主动来站点帮忙,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来慰问了解快递小哥工作和生活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送来春节的祝福,称赞“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份肯定,让他们干劲儿更足了。总书记来过快递服务点后,齐南南平时和居民聊天,感到他们对快递小哥的认同感有了显著提升。“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话,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把每件快递准时送到顾客手中。”刘阔说。
2019年,作为快递员代表,刘阔和齐南南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不久前,刘阔还作为代表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国旗传递仪式。“激动,自豪,为中国健儿加油!”开幕式那天,刘阔在朋友圈里分享了感受。
让他们振奋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更精准的政策保障涌向新就业群体。比如,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界定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范围,合理确定平台企业与“平台网约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规范“平台单位就业员工”的用工管理,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全民参保计划”,增强工伤和职业伤害保障。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针对区域特点,着力解决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8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难题,将快递员、网约送餐员、保安员等3类群体作为重点对象,在落实“维权”和“服务”两方面“向前一步走”。
现在的前门石头胡同顺丰营业站,已经从建立时的一间简陋小屋成为一个“驿站”,在街道帮助下,陆续添置了沙发、桌椅、药品、雨伞、雨衣、微波炉、消毒用品等必需品,还有满满一柜子的书和体育用品。“不仅快递小哥,外卖员、司机、行人都可以来这里休息,很受欢迎。”刘阔笑着说。
江苏连云港,一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分拣、转运快递包裹。耿玉和摄/光明图片
【专家点评】
多渠道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
作者:赵忠(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经济模式和生产要素组织形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物流、外卖、网约车、网络销售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新就业形态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发挥着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同时,日渐庞大的新就业群体越来越体现出参与基层治理的潜力,不论是社区治理、政策宣传,还是志愿服务、疫情防控,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多渠道多举措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实践中,要随势而为、补齐短板,让更多基本公共服务惠及新就业群体,切实保护新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服务托底工作,提高新就业形态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
夯实制度基础、健全和完善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就业模式平台化、灵活化、劳动关系不明确是新就业群体的重要特点,这对我国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构建的劳动群体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当前,要顺应新业态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让社会保障惠及更多劳动群体。在试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使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力要素组织形式平台化、分散化、虚拟化的特点相适应,使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对新就业群体更加友好;提高失业、医疗保险对新就业群体的适用性。
完善劳动保护规定、充分发挥工会作用,保护新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数据显示,新就业群体越来越成为灵活就业群体的主要来源,劳动关系不明确、劳动保护规定不完善、劳动保护执法困难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保护难点同样体现在新就业群体中。一方面,要推动新就业群体中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确认劳动关系,纳入正规就业的范畴;另一方面,探索针对不能纳入正规就业群体者的劳动保护措施,在新业态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吸纳新就业群体成为工会会员,把对新就业群体的劳动保护作为当地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
发挥社区功能,对新就业群体做好精准服务。由于新就业群体就业平台化、分散化,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工作地点不太固定,其后勤保障、工作场所、员工参与等等都与传统就业群体有很大不同。新就业群体日常的劳动空间不再是工厂或写字楼,而是各个社区。外卖人员的就餐服务、对新就业人员开放社区公共设施……都是社区应该大力发挥作用的地方。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形成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双赢的局面。在新业态发展初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状况给劳动法律制度带来挑战,而法律制度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技术进步是新业态出现和发展的推动力,在利用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贯彻技术向善的理念,坚持企业社会责任,防止利用算法等技术手段损害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为规避法律责任和成本不与从业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社保缴存比例低等情况。新就业群体是新业态的基石,只有形成企业与劳动者方双赢的局面,才有利于新业态整体健康发展。
构建培训共享平台,拓展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空间。今天的社会,正处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转换的关键期。随着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劳动者在学校积累的人力资本折旧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职培训和终身学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更新知识体系、提升劳动技能、推动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社会和培训行业等应群策群力,通过共享和社会化来丰富新就业群体的培训形式,帮助他们在行业内长期发展。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陆健、吴春燕、董城、丁一鸣、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