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财经 > 人物

姜志华:二十载初心如磐 坚守绿色梦想

核心提示:盛夏时节,站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和平村的山坡,远远望去,成片的杏树给山披上厚厚的绿装。走进杏树林间,只

盛夏时节,站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和平村的山坡,远远望去,成片的杏树给山披上厚厚的绿装。

走进杏树林间,只见树下生长的黄芩、防风、桔梗、苍术、五味子等10余种中药材生机勃勃,为这片林地平添几许绿意、几分药香。

可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山坡地。时年23岁的“种树人”姜志华借助一个契机,用一双巧手坚守绿色梦想,成就了今天的山间绿意。

姜志华出生在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初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一边向父亲学习种植果树的实践经验,一边从书本上学习果树嫁接技术。春天卖果苗,秋天卖果实。几年过去,她家的果园有了很大的发展,家里的条件也大为好转。

2001年,成家后的姜志华为了尽快改变贫困状况,开始寻找致富途径。2002年,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出台,掌握果树栽培技术的姜志华萌生了承包荒山建果园的想法。

“记得小时候,山上石头裸露,看起来光秃秃的,正好当时出台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政策,一亩地补给100元,国家提供树苗,说干就干!当年春天,就把承包和平村四平山屯245.1亩荒山的合同签了下来。”姜志华说,荒山栽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种树苦得很,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干旱是荒山种树的首要难题。没有水,我就和丈夫利用自家院里的井水,一桶一桶地抬到山上,再一棵一棵地浇灌;没有电,我们俩就白天种树,晚上再贪黑浇水;没有机械,我们俩就一锹一锹地挖,再一棵一棵地种,荒山就这样被一块块地开垦出来。”姜志华说,此后,通过不断栽种补种,3年的时间里,姜志华将承包的这片荒山全部种植了山杏树,共计3.6万多棵。

“那时候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心,只想着怎么把树种好,把承包的这片荒山整出个样子来。如今,看到屯前这些果树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感觉一切都值了。”爱树如子的姜志华提起当年种树的决心笑得像个孩子。

漫山果林,因你才茁壮成长,满地生金。

如今,看着新栽的杏树,果树,姜志华高兴地说:“当初就是想着把杏栽活,结杏了就有收入,同时还保护了生态美化了环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姜志华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小,远远不能实现她的目标和理想。于是,2017年她投资380万元成立扎赉特旗宇震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展集林果经营,畜禽养殖,药材种植为一体的林果产业。几年时间,在姜志华的带领下,村民李晓翠就从一名不懂栽植技术的门外汉变成了的半个行家里手。“我们家以前只靠种地,收入不多,自从跟姜志华学习果树嫁接技术后,自己家也种了一些果树苗,一年能挣个四五千块钱,下一步还要再多种一些果树苗,在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李晓翠说。如今,在姜志华影响和带动下已有3000多人加入到种树的行列。

“每年春天,我们给村民们发放一些苹果苗、沙果苗、还有药材苗子、还有药材种子,从而发展庭院经济,还通过技术培训,让村民们提升致富能力。”姜志华说 。


姜志华查看果树长势

20年来,姜志华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陆续进行了果树栽培、中草药种植和畜禽养殖等,形成了“荒山绿化——立体农业”发展道路。姜志华介绍说,从最初的一片荒山,到现如今果树满山坡,山上共栽植山杏树、苹果树、山丁树、榆树14万棵,林下各类中药材50余种,山坡上草的覆盖率也由不足20%达到了90%以上,形成经济价值近600万元。 她探索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也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昔日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了。

“下一步,通过合作社开展免费培训,实施采摘、观光、旅游、深加工一条龙生态项目,继续加大力度保护好环境,努力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在不断刷新绿色家园颜值的同时,让荒山变成我们致富的‘钱袋子’、增收的‘聚宝盆’。”姜志华坚定地说。

姜志华二十载如一日,坚守初心使命,守护着心中的绿色梦想,为保护和发展绿色生态作出了贡献。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如今姜志华的果园,绿意盎然,魅力十足。

作者:白玉亮 记者 李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