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北京正值繁花似锦的好时节,任职于中央编办综合局财务处的冯立学却挥别了这大好春光,驱车向北。五小时后,当他到达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境内,竟遇到“白毛风”,雪越下越大,周围的一切仿佛还“定格”在冬天。走进朝阳镇补龙湾村,“这里就是我要耕耘的土地,我的第二故乡了。”放下行囊,冯立学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生涯就此开启。
化德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2.1度,全年无霜期仅110天。“六月刚停雪,九月已结冰”,是化德县的真实写照。1964年,原北京军区守备一师奉命开赴化德县,驻扎于秋灵沟,在十多年艰苦岁月中,为保家卫国、戍边御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随着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唱响大江南北,敢于吃苦、坚韧不拔、勇于奉献、顽强战斗的“干枝梅精神”也家喻户晓。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冯立学将“干枝梅精神”作为自己的榜样:“无论多少困难都要克服,一定要把补龙湾村建成美丽、幸福的乡村,让村民们过上小康生活。”强化党组织建设、发展养羊、蔬菜等特色产业、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乡村治理……一年多来,冯立学认真地干着每一件“小事儿”,一点点地改变着这个村庄的面貌。
“用党建把每一个人凝聚起来”
从天上俯瞰,茫茫草原犹如铺陈在天地间的毯子,补龙湾村就是毯子中央最精美的图案。一排排房屋鳞次栉比,全村在册385户、999人,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谋生,留在村里的将近一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村民大多靠种地、养殖为生。补龙湾村是化德县少数几个能有水浇地的村庄,发展潜力较大;一些短板却也显而易见——党组织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大多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村庄的面貌也有待提升。
怎么才能把补龙湾村建设好?上任伊始,冯立学花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全村185户常住户,他挨个儿上门走访。最后,就连村里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地印在他心里,一套系统的帮扶计划呼之欲出——党建凝村、产业强村、建设兴村、和谐促村、治理美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首要工作。“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村里每一个人都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后续各项工作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只有思想落后的领导,没有行动不积极的群众。”冯立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并利用闲暇时间对村“两委”进行办公技能培训,强化队伍建设。为了拓展村党支部成员的学习渠道,他共享中央编办学习资源,开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络课程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是贯穿2021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怎么让党史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冯立学想,村史是村民的文化之根、乡愁之魂,是党史学习教育最好的切入点。他便开始了漫长的“化缘”,带领村党支部全体成员,多方联系化德县人大机关、县委宣传部、县档案馆,大量查阅资料、走访知情老人,开启了村史馆的建设路程。
2021年5月14日,冯立学走进有68年党龄的老党员王英的家中,向他请教补龙湾村的历史。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时间拉回到70年前,1951年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凯金带领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讲到动情处,王英由衷感叹:“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党的好政策,就不会有我们村今天的大发展!”
“补龙湾”这个村名为何而来?冯立学问了很多年轻人,都说不清。他又去询问在街上晒太阳的老汉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们是从河北尚义县搬过来的”“小时候还在尚义县有亲戚呢”……根据这些零星的线索,冯立学前往化德县档案馆查资料,终于寻到了补龙湾的“根”——1921年马功英在此开地建村,取名为“马功英村”,1928年从河北省尚义县补龙湾村迁来几户农民,遂更名为“补龙湾村”。
“我们村是跟共产党一起出生的。”村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2021年10月1日,由冯立学争取资金35万元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史荣誉馆对外开放。补龙湾村自建村以来的历史沿革,1951年以来16位历任村党支部书记、40位历任教师、26位曾经的人民子弟兵、4位历任村医、2位历任电工和6批次驻村工作队的信息,还有从村民家中收集的生活用品,按不同年代整理制成的图片,都在村史馆内一一陈列。
“村史为我们了解自身、了解父辈打开了一扇窗。我们追忆往昔,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对现在的村党组织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更强了。” 补龙湾村老党员朱佃山告诉记者。
“让产业再‘前进’一步”
补龙湾村有10609亩耕地,其中水浇地6000多亩。平均下来,每人有6亩水浇地,4亩旱地。虽然土地丰富,短暂的无霜期却是大问题。种莜麦主要为满足村民的口粮需要,基本“靠天收”。将种子撒到地里,看着它慢慢长高、长绿,突然天一冷,“咔”地冻死了,长成啥算啥。每到冬天,村里还会刮起“白毛风”,地里什么也种不了。
“种地就像押宝一样”。不管今后价格走势会如何,农时一到,就要准时播种。每年5月种下的大白菜、圆菜、橄榄,就是支持村民增收的主要产业。7、8月份,很多大货车集中收菜,然后拉到山东寿光,贴上标签就卖了。去年市场行情较好,每人每年能有近2万元收入,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让产业再“前进”一步,冯立学提出了“做好蔬菜种植的前后两篇文章”的思路:“前”就是建设育苗大棚,降低蔬菜种植成本;“后”就是建设腌制车间,进行蔬菜深加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另一个主导产业是以肉羊为主的养殖业,农民在自家的庭院里搭个舍棚,养几只羊、牛、猪,走进农民家,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地上随处可见牲畜粪便。无论村道打扫得多么干净,成群的牛羊经过,又是一团乱。冯立学思考,必须要人畜分离,把牲畜“请”出村,在村的“外环”建设养殖园区,进行集中养殖。这样既可从根本上解决村里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也有助于农户扩大养殖规模。
说干就干,冯立学协调资金,人畜分离试点工作已经开展起来,目前已有16家村民期待首批“入驻”集中养殖园区。
为解决仅靠上级输血、无法自身造血功能的问题,养羊被冯立学确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产业。“每只基础母羊两年能下3只小羊羔。现在村民们靠卖小羊羔获得收入,后期育肥的大量利润没有赚到。并且村里羊的品种不好,每只小羊羔只能卖到500元,和优质品种相比,差200多元。”
冯立学带着村支部成员外出考察,引进“萨福克”品种,利用中央编办资金30万元进行肉羊育肥,购买优质基础母羊,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初始资产。在他的协调下,村里首次与北京签订了100只羊购销合同。今年又投入20万元,计划把好品质的小羊羔以优惠价卖给农户,优化村里羊的品种。
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冯立学依托蒙园金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白菜订单销售,剩余劳动力在村就业,村委会资金入股分红,提高脱贫人口家庭收入,蹚出了一条“车间驻村、就业在村、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子。
“群众事,无小事”
“要想村里好,卫生少不了。”为了提升全村人居环境,冯立学和村“两委”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改造暨农村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冯立学带领着村民开展大扫除、大清理,谁家的柴草乱堆乱放,他就上门动员宣讲;谁家在门口乱倒垃圾,他就入户做思想工作,讲清利弊;谁家环境干净整洁,他就不断鼓励,并推举为“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的候选家庭。
他还积极帮助推动农村户厕改革,完成村内95个厕所改造任务,新购48盏路灯,结束了“只有主路有路灯、其他小巷黑洞洞”的现状。他积极协调资源,为村内增配30个垃圾箱、1台垃圾清扫车、4辆电动三轮垃圾转运车和1辆垃圾箱转运车,垃圾乱扔、脏水乱倒的问题迎刃而解;在村西头新建排水渠150延米,解决了多年来下雨后路面严重积水的问题。
专项行动结束后,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2021年5月26日,中央编办帮扶前方党小组协调北京市东城区对口帮扶化德专家团队、县医院到补龙湾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提供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用药指导和专项诊疗服务,开展血糖、彩超、心电图等检查和白内障等疾病的筛查,共服务村民130余人次。后勤保障人员还对村民进行疾病信息登记,安排回访及后续诊疗。此举获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就看咱们怎么干。既然来了,就踏实干,多给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冯立学说,“群众事无小事,将这些小事办好,就是我们驻村干部最大的责任。”
为困难群众捐赠过冬衣物,为幸福院老人购买防寒棉门帘;协调县残联来村上门评残,慰问所有在村残疾人;联系爱心企业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为村积分超市捐赠物资,慰问困难群众;帮助有困难的村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冯立学总是亲力亲为。
“光富‘口袋’可不够,还要富‘脑袋’。要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积极健康的新风尚。”在冯立学的协调推动下,村委会设立了健身广场,给新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增配乒乓球台、卡拉OK音响等设备。他协调中央编办综合局党支部捐赠图书155册,充实村里的草原书屋。邀请北京在化德县挂职的舞蹈老师来村教授舞蹈,为村里的春节晚会准备节目。
补龙湾村的冬天很长,当村民无法下地干活,他们大多三五成群地窝在村小卖部门口晒太阳、唠嗑,按照当地话叫“瞎撇”。
“原来我们都是坐在大街上就是瞎撇,现在我们可以来文化活动室,跳舞的、打乒乓球的、打扑克的、下象棋的、锻炼身体的,都很好。我们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冯书记。”村民张春福向记者描述着前后的转变。
村文艺宣传队有27名成员,68岁的冀美就是其中一员。过去,他们只能在村道上找个地方跳广场舞,现在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她每天忙完家里的事,索性“泡”在舞蹈队里。《祖国你好》《站在草原望北京》……在舞蹈老师的帮助下,队员们改编出一个又一个舞蹈作品。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2022年1月20日下午,补龙湾村2022年新年文艺汇演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上演。晚会分为脱贫攻坚、建党百年、乡村振兴三个篇章,有舞蹈、快板、合唱、诗朗诵等形式,村民们载歌载舞,跳出自己对党的无限感激,和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期盼。晚会中举办了“美丽庭院”评选活动颁奖仪式,颁奖的那一瞬间,被永恒载入补龙湾村史。(记者 姚媛 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