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保:从“民生之盼”到“民生之赞”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发展不仅要有力度、有速度、更要有高度、有温度。滨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坐到群众炕头、想到群众心头、干到群众点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基层医保便民服务站点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探索出一套管理规范、整合资源、便民惠民、行之有效的基层医保服务模式,把“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
上面一条线 下面一张网
“有了慢性病证买药一年下来省五六千元,不拖垮家里的生活,买药也方便,附近有慢性病定点药店。”前不久,邹平市黛溪街道办事处东关村居民尚先生在邹平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后需要长期用药物辅助康复,他在院医保服务站及时办理了门诊慢性病手续。“原先办理慢性病症需要病人拿着病历到市医保服务大厅办理,而且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办好,现在住院期间就能为符合慢性病条件的病人及时办理,真正实现了让病人零跑腿。”邹平市人民医院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田纯银介绍。
如何让参保群众少跑腿、甚至零跑腿?之前一直是摆在邹平面前一道久而不决的医保服务难题。近年来,邹平市积极探索,深化医保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倾力打造精准医保、数字医保、温情医保、安全医保为核心的“邹平医保、情系人民”品牌,着力解决参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为了方便参保群众,邹平建立起以市医保服务大厅为中心,以镇街、公立医疗机构为主线,以基层医保服务工作站(点)为基础的“1+2+N”基层医保服务网络,持续提升基层医保经办能力,稳步推进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激发医保经办服务基层治理新效能。截至目前,成立16家镇街医疗保障服务站、20家公立医疗机构和6家民营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工作站,在301家村一体化卫生室建立了医保服务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业务。
邹平市还将医保“一窗受理”升级为“一窗通办”,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将原先分窗口办理的40余项服务事项深度融合、整合受理,避免群众办事“折返跑”。“以前要跑好几个窗口,有时一个多小时也办不完,现在一个窗口几分钟解决问题,真是太方便了。”正在医保大厅办理业务的邹平市民曹猛说。
滨州市医保局局长王景军介绍,让医保服务“下沉”,让便民惠民“加速”,织密基层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是滨州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的具体实践。按照“一体两翼”的总体布局,医保、卫健、财政、编制、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累计建成各类基层医保服务站点1752处,覆盖90个乡镇、28个社区、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32家民营医院、92家基层医疗机构、1484处村卫生室和5037名全科大网格员,全力构筑起覆盖城乡的“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
一人饰两角 大夫兼站长
前不久,阳信县前杨村杨大哥在天津打工,突发脑血管疾病住院,没有在医院报销,咨询村医杨大夫咋办,杨大夫就告诉他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并帮助杨大哥前往镇卫生院办理了手工报销。乡镇卫生院医保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杨大夫资料很全,7个工作日就能报销完成,报销款直接打到病人的医保卡里,到时候让他带医保卡去银行查询就行了。另一位村里的李大爷早上起床后感觉头疼、头晕,就给杨大夫打了电话。杨大夫立即上门测血压发现达到了170/110,在查看了以前的档案后,做出了吃降压药控制的诊断,并帮助李大爷办理高血压、糖尿病“两病”手续,吃药能够按比例报销,彻底解除了李大爷因为吃药费用的担忧。这是依托前杨卫生室建立前杨医保服务点,杨大夫兼职杨站长以来,基层医疗和医保联动的一个缩影。
杨站长告诉李大爷“现在村里有服务点,镇上有服务站,现场办理医保业务可方便了。不光可以现场办理,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在手机上办事,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在外地住院备案、查询余额、个人账户报销等足不出户几分钟就办完了,又省事又省力。”
据阳信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杨汝峰介绍,全县建立了19个乡镇社区、227个村级卫生室医保服务站点,构建了真正的基层医保便民服务网底,立足于村里的情况、能力、特点,每一名村医都增添了一个新角色“医保服务站长”,村医的医保职责从过去的普通门诊报销、“两病”报销、门诊慢特病管理“老三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增加了医保政策普及宣传、传授使用掌办网办技能、帮办代办“新三件”,村民办理医保从自已跑变成了不用跑。
窗口小帮办 暖心大驿站
京博集团是博兴县的支柱企业,现有参保职工13000余人。为更好服务企业参保职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将基层医保便民服务落实落细,博兴县医保局指导京博集团建立了企业医保服务站,为企业参保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京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宋莎莎,她还有一个京博服务品牌名字“京晓爱”,不但负责集团五险一金业务,还是京博医保服务站唯一的一名工作人员,大家都叫她“医保小帮办”。京晓爱值守的医保服务站,虽然只有一人,也只有一个小小的服务窗口,但是“小窗口、大作为,小窗口、大服务”,因为它承担着集团13000名参保职工的医保业务办理,为大家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麻烦,提供了方便。
如何让群众舒心就医?怎样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过去,一到结算的时候,窗口总是矛盾频发。如今,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真切感受到医保服务站带来的高效便捷的服务。
“我要办理慢性病认证需要啥手续呀?”“我不是滨州的,异地就医医保要怎么报销呀?”……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服务站每天都会遇到,窗口的工作人员都耐心细致地向群众一一解答、办理好各项业务。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保险处结算组组长王强介绍说,医院医保服务站成立于2021年5月19日,是滨州市直第一家市级医院医保服务站,其承担着门诊慢性病患者的待遇资格确认、本院新生儿参保登记指导、医保政策宣传、咨询等10项职责。服务站成立以来,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为医保结算在窗口天天吵架的现实问题。
不仅如此,新生儿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可以通过窗口受理、掌上办、网上办、视频办、帮办代办等5种方式明确身份随时办,真正实现了高频服务就近办理,打通了医保经办的“最后一米”。这是滨州医疗保障系统在新形势下“放管服”改革的实践探索,是实现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医保服务下沉院端和基层服务机构,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服务群众“零距离”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
服务一张图 一键变通途
本地人对医保服务站点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外来务工人员想找服务站办理医保业务怎么办?以前是,跑半天,问好多人,非常不方便。
为进一步拓展医保服务渠道,提升医保服务效能,方便群众办理医保业务,邹平市医疗保障局带头开发上线“医保地图”,实现医保业务24小时不打烊 “随时办”“掌上办”。滨州市医保局在此基础上,在“滨州医保”微信公众号组织开发了“医保服务站点导航”,实现了双向均可站点导航,形成了全市的“医保地图”。“滨州医保地图”汇聚了市县乡村四级1752家服务站点和服务事项,可以精准识别企业及群众办事需求,智能推荐办理方式,主动公开办事电话,直观展现地理位置,智能导航办事路线,通过直观、可视、清晰的地图形式,打通了医保惠民、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厘米”。“滨州医保地图”使用便捷,只需打开“滨州医保”微信公众号,点击上面的“医保服务站点导航”,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办理医保业务变的毫无障碍难度。
一图在手,医保无忧。“滨州医保地图”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指尖”上的便利,持续为广大群众带来全新全方位的医保服务。
“民生工作无小事,服务群众无终点”。滨州医保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力以赴把民生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真正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幸福账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