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财经 > 企业

河南南召县:特色种植成产业振兴压舱石

核心提示:“我这100亩皂荚林,已经有10年的树龄,因为种植得太密,影响皂荚树通风采光,只有一小部分开花结果。你看,这一棵虽然只有鸡蛋

“我这100亩皂荚林,已经有10年的树龄,因为种植得太密,影响皂荚树通风采光,只有一小部分开花结果。你看,这一棵虽然只有鸡蛋粗,但前年结的皂荚卖了300元。去年春季,我从这块地里挖了15000棵皂荚树,卖了30多万元。这浑身是刺的皂荚,成为俺村群众的致富吉祥宝儿。”7月25日,在河南南阳南召县留山镇土门村种植大户李士信自豪地说。

李士信在留山镇土门村陆续建立2个皂荚种植基地,栽植了7.8万棵皂荚幼树。他一个人没有时间侍弄这些苗木,就安排村里18户村民在皂荚基地务工,从事除草、打药、剪枝等活计,人年均务工收入10000元以上。72岁的任广付一家4口人,儿子有点智障,儿媳患精神病。李士信就安排任广付父子俩长年在基地务工,每天每人收入100元,解决了其增收无门的难题。目前,土门村皂荚树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200多亩。

皂荚产业在土门村是一个家家参与、家家受益的富民产业。早些年土门村致富能人李奎福骑着自行车到附近乡镇走街串巷收皂荚,然后把收回来的皂荚剥成“皂荚籽”,第一年碾了300多斤皂荚籽,卖后净赚了1000多元,赚得第一桶金。这个消息像插上翅膀一般,传遍了十里八乡。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没过两年,土门村里机灵人都摇身变成了收购皂荚“老板”,开始走南闯北收购皂荚。每年农历八月到第二年春天,他们带着自己的“密码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详细记载着全国各地每一棵皂荚树的具体位置、皂荚产量、往返线路等,按图索骥,几乎跑遍全国各地的乡村,遍寻皂荚树,采摘皂荚板,最远的跑坐着飞机到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收购皂荚,原材料收购、加工产品销售辐射国内18个省份,皂荚产业拓展到老挝、缅甸、越南3个东南亚国家。

皂荚全身都是宝,皂荚刺,俗名叫天钉,是一味中药,可以入药治病;皂荚皮,加工后是制作洗化用品的原材料;皂荚米,可以食用,有助于美容养颜。近年来,在皂荚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和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指导下,河南省林科院和南召县留山镇政府联合开展皂荚新品种创制,相继培育出果用皂荚新品种——‘豫林1号’‘豫荚2号’‘豫荚3号’‘豫荚4号’,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把皂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牢牢攥在手中。

南召县留山镇党委书记王小东介绍,仅土门村就有200多户群众每年冬季外出购买皂荚,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把全国80%的皂荚从各地采集、收购回来;300多户从事皂荚种植,500多户群众参与皂荚加工、皂米分拣,形成皂荚育苗、种植、购销、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1.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皂荚加工集散地。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特色产业要当好“压舱石”。按照“1+3+N”产业布局,南召县持续抓好柞蚕这一传统产业,苗木花卉、中药材、食用菌3个支柱产业,艾草、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其中,重点建设辛夷、杜仲、石斛、连翘等十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新发展仿野生林下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扶持发展10家中药材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造福山区群众。

记者在南召县城郊乡罗坪村的河南联源公司中药材产业园看到,园区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玻璃大棚里伏牛山区域不同种类的濒危稀缺道地药材石斛长得郁郁葱葱,2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智能温室,配套有外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水帘风机降温系统、顶部开窗系统、水净化系统、顶部喷雾系统、移动喷灌机系统、混药系统、移动苗床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设施设备,在“高科技范儿”的精心呵护下,石斛在这里享受到高品质的生长环境。

河南联源公司是一家集名贵中药材良种培育、种质资源保护、种苗快速繁育以及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相关产品研制、销售等为一体的高技术民营科技企。河南联源公司经理李新峰说:“我们先后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广东韶关学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采用原种繁育和原生态栽培技术,发展设施种植、林下原生态种植、仿野生种植等模式,推动伏牛山中药材产业品质化发展,被确定为河南省伏牛山珍稀濒危野生中药材繁育基地和推广示范基地。

4年多来,河南联源公司建设占地480余亩的智能化中药材产业园,在南召县境内深山乡镇高山密林里开展仿野生高产栽培,连片种植黄精、白芨、伏牛山石斛、青钱柳、娑罗树、猪苓、重楼名贵中药材,由公司无偿提供中药材种苗及全程技术服务。目前,河南联源公司已种植5000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4600亩,建立驯化基地种植240亩,带动6个乡镇、75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年户均增收10000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