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满目金黄,浩门河畔百里花香。
进入七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繁花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交相辉映,恰如走进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世界。
门源油菜花海竞相绽放。孙海玲 摄
地处青海省东北部的门源县,北倚祁连山,南临达坂山,是青海省农牧业主产区之一。多年来,该县全力推进青稞、油菜、牦牛、藏羊、饲草为农牧业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良种为支撑、生产为基础、旅游为名片”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今年门源地区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8.1万亩,较上年增加1.64万亩。穿梭在百里油菜花田采访,一朵油菜花的产业融合大文章正渐入佳境。
一朵油菜花,开辟农旅融合路
只卖菜籽,一亩油菜,纯利润不足200元;
榨成油,连带菜籽饼一起卖,一亩油菜,纯利润500多元;
开成花,引来游客如云,带火了农家乐,带俏了土特产,创造了新岗位。
这个盛夏,祁连山下的油菜花海成了很多游客的打卡圣地。站在“芬芳浴”景区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碧蓝的天空下,万亩花田宛如金黄色的地毯铺满了高原大地,一条条木栈道从景区入口通向花海深处,一座座特色木质小屋镶嵌在金黄的花田之间,蜂蝶嬉戏,花香扑鼻。
“甚为壮观,非常漂亮!”游客张先生一边拍照,一边不由的赞叹。他告诉记者,门源油菜花海是西北环线上必须要打卡的一处景观,自己和朋友专程赶来,看到这样的美景,觉得不虚此行。
从“卖产品”到“卖风光”,门源县依托境内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环境以及鲜明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借助油菜规模化种植程度高和花开时节绚丽壮观景象,打造远近闻名的“百里花海”景观。
多年来,门源百里油菜花海与周边青稞间作,连片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油菜花海,年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3亿元,先后获“中国最美丽的油菜花海”、“全球十大绝美花海”、“中国美丽田园”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旅游金名片。
“一朵花”引来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随着农旅融合路径的不断延伸,门源县沿观光带重点建设圆山观花台、花海鸳鸯、芬芳浴、祁连山生态牧场、鱼儿山景区、照壁山等旅游景点。
游客在花田中拍照。孙海玲 摄
一张旅游金名片,引领休闲农业快速突起。距离门源县城不远的苏吉滩乡苏吉滩村巧借地缘区位优势,引进企业注资打造的祁连山国际生态牧场,不仅给游客提供了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也带领着当地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宽广道路。
据牧场负责人介绍,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这里游客最多的时候,随着游客量的逐年增长,当地村民的生产方式也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增加到农家院的开设、手工艺品售卖等多种旅游附加产业的设立,无疑,这也拓展了当地百姓的致富渠道。
目前,全县注册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422个,带动农牧户35464户,年营业收入13451.74万元,季节性(5月到9月)务工人员的人均收入为1.64万元左右。门源县曾获“中国十佳最美乡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称号。
据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产业办主任徐锦介绍,依托花海经济,门源县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打造一批特色各异、功能完善、舒适宜居的农家乐及小型宾馆集群,引导经营户规范经营,标准化管理,建成以特色农牧产品加工和民俗文化产品为主的旅游商品企业,促使乡村旅游成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的重要渠道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幸福产业。
一朵油菜花,走出产业增收路
在一片“油菜花热”的背后,如何使油菜花形成产业链、实现其最大的农业价值?
门源是北方小油菜良种繁育及高产规范化栽培最强示范县,种植小油菜已有1800年的历史。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油料基地,全县油菜籽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以上,出油率高达40%,享有“门源油,满街流”的美誉。
门源油菜花海竞相绽放。孙海玲 摄
据徐锦介绍,门源县是北方油菜优势种植区,孕育了油菜科学研究者尊称的宝贵品种——门源小油菜。门源小油菜籽出油率高,粗蛋白质含量在36-38%,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油酸、亚油酸含量高,芥酸含量低,菜籽油不含胆固醇,是加工烹调油的理想原料。
近年来,依托门源县生物产业园区,着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布局一批以青稞、油菜为主的粮油产品和功能食品加工,以及高原特色蜂产品、牦牛产品加工企业,在大力挖掘加工能力的同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然而,门源县的油菜不仅“产油”,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了来到这里发展“甜蜜产业”。
门源百里花海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晓明是土生土长的门源人,大学毕业后,摆过摊、卖过酒,最终他将眼光放在“蜂产业”上。
“让自己走回来,让产品走出去。”2011年,刘晓明和妻子通过大学生创业,从事蜂产业,刚开始只做蜂产品的原料收购,2015年蜂蜜系列产品正式上线,但由于产品品种单一,包装简单,并没有完全打开市场,2018年公司的产品发展到48个单品,目前公司研发了蜂蜜、蜂皇浆等蜂产品系列,蜂蜜柚子茶、花粉饼干等蜂产品制品系列以及面膜、护手霜等蜂产品日化系列三大系列产品。
“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做什么。”刘晓明笑着说,每年7月份来门源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文创产品”炙手可热,于是他和妻子共同开发了名为“源缘”的文创系列产品,寓意相聚在门源的缘分。
一朵油菜花,蹚出品牌富农路
从简单的蜂蜜收购到如今年产值实现千万元,刘晓明说,创业之初,他注册了“百里花海”品牌,除了过硬的产品品质外,品牌的力量不可或缺。
“如今在青海省内各大机场、火车站以及大型商超都能看到‘百里花海品’牌的各类产品。”刘晓明介绍,目前企业一共有276家联合蜂场,分布在全国各地,每年收购油菜蜜达600吨以内,蜂王浆50吨,2021年公司产值实现了1600万元。
品牌是企业发展之魂。近年来,门源县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努力创建“三品一标”公共品牌。
门源油菜花海竞相绽放。孙海玲 摄
截至目前,全县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已登记注册农产品商标16个,培育“雪灵”植物油、“达美亹源”青稞油菜产品、“雏蜂阁”“花海门源”蜂产品、“西海情”“祁连山”酒产品、“祁莲牦牛”、“皇城老牧人”品牌牦牛藏羊产品等一批具有门源县域特点的高原知名农产品品牌。同时,根据生产特色、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已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认证绿色食品2家、授权使用小油菜农产品公共标识新型经营主体9家。
目前,门源县多家企业在省会西宁建立了门源农牧产品销售实体店,同时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注册完成“大美青海.花海门源”县域公共品牌,在京东、淘宝、电信114M、供销e家等网店逐渐上线门源特色农产品。
“在高原现代农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视市场、重视质量、重视品牌的发展理念随着三重视发展理念。”徐锦告诉记者,持续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塑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基地品牌、品种品牌,形成品牌体系,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以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记者 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