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郭家麟
最近,
民小生看到一条重磅消息:
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
实名制管理意味着什么?
实名用工,“欠薪”能否药到病除?
一起来看!
两部门:保障合法权益,
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
民小生注意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部分条款修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通知称,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两部门决定修改《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部分条款。
修改主要体现在两部分:修改后的管理办法规定,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不符合建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应依法订立用工书面协议。
修改后的第八条为:“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不符合建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应依法订立用工书面协议。建筑企业应对建筑工人进行基本安全培训,并在相关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登记,方可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与建筑作业相关的活动。”
此外,将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和第十四条中的“劳动合同”统一修改为“劳动合同或用工书面协议”。
实名制,
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此前,建筑领域长期采用“包工头式用工”,通过层层转包和劳务分包,将原本建筑企业应承担的支付薪酬等法定责任,最终“转嫁”到一些不规范的劳务公司或者包工头身上。
在此链条上,业主、开发商、承建商、分包商、劳务公司、大包工头、小包工头、带班之间,常常是一层欠一层,拖欠工程款与拖欠农民工工资交织在一起,成了一笔“糊涂账”。
实名制管理,正是防范欠薪的关键一步,无疑有望结束建筑市场用工乱象。当前,我国的建筑工人仍以农民工为主,底数清楚了,政策出台、实施才会更有针对性,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其实,
治理欠薪是个系统工程,
从治理到根治,
一张农民工工资保障网正逐渐织密织牢。
一个小程序
民小生看到,人社部开发的小程序“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已可随时跨地区接受投诉。
一份管理办法
人社部2021年公布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一旦被列入名单,人社部门将把相关用人单位名单转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有关部门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交通出行等方面依法予以联合惩戒,最长期限可达3年。
《管理办法》提出,当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或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将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也就是说,此次《管理办法》的出台,让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多份黑名单
民小生注意到,2017年,人社部出台《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此后,自2018年施行至今,各地共将3038个用人单位列入“黑名单”,在惩戒震慑欠薪行为、推进根治欠薪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