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入宜君县太安镇,宛如一头扎进了碧海之中。从车窗向外看,满眼皆绿,处处是景。
山势起伏,山路蜿蜒。8月23日下午,经过两个小时的寻山问路,记者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太安镇中华蜂产业示范基地。
太安镇森林茂密,资源丰富,当地群众有养蜂酿蜜的传统,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2019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陈明涛毅然辞去公职,回到村中养蜂。
陈明涛是太安镇寺坪村走出的第一个985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村里人都喜欢叫他“陈硕士”。
“宜君自然环境宜人,花香蜜甜,我要把地道的蜂蜜推出大山,让更多人认识舌尖上的宜君。”陈明涛坚定地说,“我学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
每一个养蜂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蜜蜂越养越多,但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越养越少。尤其是中华蜂,越养越少的情况更是常见。
“野生中华蜂野性难驯,极易相互攻击。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几个蜂群相互攻击,甚至集体逃离,让我遭受了很大损失。”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与苦涩,陈明涛至今记忆犹新。
面对“蜂越养越少、越来越难养”的局面,陈明涛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他申请加入宜君县中华蜜蜂保护协会,成立蜜蜂养殖服务队,不断积累养蜂经验,加强养蜂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养蜂产业逐渐扩大和升级。他说,他想做出中华蜂养殖的行业标准,带动全村人在家门口就能把日子过好。
马根营是陈明涛帮扶的蜂农之一。马根营介绍,刚开始他家只养了一两箱中华蜂,产出的蜂蜜仅够自家人喝,陈明涛开始指导他养蜂后,他家的蜂群一直保持在十几箱,每年产20多公斤蜂蜜。
随着养蜂事业的发展,如何让绿色、优质、特色的蜂蜜走出大山,成为陈明涛思考的问题。
陈明涛坦言:“以前,好的蜂蜜深藏在大山里不为人知,销路不好。后来,我们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将宜君农民画的元素融入商标设计,注册了‘陈硕士宜君老蜂蜜’商标,使产品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另外,近两年,通过网上直播,蜂蜜的销路也得到了拓展。”
如今,陈明涛常常坐在中华蜂产业示范基地的直播间里带货。今年以来,蜂蜜的销售额已将近80万元,他不仅实现了创业梦想,也带动了当地蜂农增收致富。
太安镇党委副书记王海娟说:“陈明涛作为一个有17年党龄的老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动10个村的脱贫户进行中华蜂养殖和蜂蜜销售,为脱贫户分红8万余元,为村集体分红1万余元,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活力。”
“下一步,我打算继续宣传‘陈硕士宜君老蜂蜜’品牌,打造网红IP,不断扩大营销渠道、养殖规模,带动更多蜂农增收。”陈明涛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