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有关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努力建设大美城乡,促进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共中央宣传部14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有关情况。
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完善 住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说,这十年,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为百姓安居托底。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姜万荣说,要健全“两个体系”,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另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十年来,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4300多万套,帮助上亿棚户区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公租房运营管理不断加强,实物供给数量显著增加,货币补贴制度不断完善。到2021年底,38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了公租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心系百姓安居冷暖,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把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个目标作为重要任务全面部署,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逐步完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成为社会共识。
“这十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房地产市场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的时期,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王胜军说,这十年,我国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8.6平方米。
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建筑业转型升级
“这十年,是我国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的时期,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姜万荣说。
他说,十年来,我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98.0%,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主任李晓龙说,这十年,是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的十年。我国持续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全面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园林绿化,基本消除了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户,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行垃圾分类,覆盖1.5亿户居民。
城市建设离不开建筑业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说,这十年,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的时期。十年来,建筑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牢固,建筑产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工程质量稳步提高。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万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增加值达到8万亿元、占GDP的7%;吸纳就业超过5000万人。
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这十年,是我国乡村建设力度空前、乡村面貌发生巨变的时期,广大农民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姜万荣说。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整治。李晓龙说,十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0%以上,比2012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基本完成2.4万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近10亿立方米各类陈年垃圾得到妥善处置。
李晓龙说,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组织实施了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将681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52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3380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李如生说,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开展动态监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加快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让广大农村群众住得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